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我在贵州等你

时间:2016-08-11   作者:童洛 录入:童洛  浏览量:1396 下载 入选文集
    散漫的樱花一片片随意落下,没有粗糙的抚摸,雨水拍打的痕迹却有些显眼,不过显得更透明、更有青春的气息,就像这校园充盈的空气一样,高高的马尾辫,白色的帆布鞋,一双双微笑的眼神。我也正是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它的,在自己凋落的花季里,集中全力来表演一段最美妙的舞姿,有的旋转,有的平坦,选择最舒服的姿势。偶尔经过一两个爱花的人观看花瓣落下的全过程,禁不住有些感叹,有些敬佩,有些思考,于是便用文字记录下这永恒的美的瞬间。
    不幸的是,我并不是能够懂它,给它足够怜惜的人,不会记得用相机来为它们最后的旋转做出纪念,没有经历过人生不懂得最后凋零的时段,不懂它们的言语也就没有一场无声的墓哀,但我能够由它来思考人生,思考我此刻存在的价值,那就是在我生命的每一段都进行近乎完美的诠释,发现美,认同美,成就美。
    作为一个异乡人,并不是能够足够了解我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看惯了北方的宽广辽阔会觉得南方这样的小桥流水人家更能引起人们的向往,就像人们常说的“南方适合养老”,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能够随时闻到从泥土里散发的那股宁静、闲适,但我以为这只是一时的兴趣。直到遇到淳朴的欧阳老师,在他的言辞中我总能听到一个地道的当地人在用脚下土地上发生的故事讲着切合实际的事例,假如有人对这片土地有所抱怨的话,欧阳老师会用可爱又切实的语言进行教导“不喜欢这里为什么要选择它,既然选择了就尝试着去欣赏它,你们要在这里生活四年,这里就是你四年的家,你的人生有多少个四年?等以后你进入社会了这就是你的母校,你允许别人任意践踏你的母校吗?所以,既来之,则安之。学着去欣赏它,这也是一种美”。
    于是,在自我的发现、老师的热情、异乡人的体贴中我渐渐发现原来“月是故乡明”并不是完全准确的,它随着个人心绪的变化而有所改观,例如,以前的我:即使有着三分热度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减少,我会不断的拿我故乡的生活和现在对比,从前的朋友,可亲的家人,无所顾忌的保持痴傻的本质来谋取同情......这些现在都没有了。现在的我,即使有过无奈和伤感,但有了这片土地上的异乡人的温暖,不再彷徨,有了迎接明天的勇气,能够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来看待我生活四年的地方,我未来的母校。
    我是师院人,所以我是黔南人,更是贵州人。我以我是贵州人的自觉来重新审视这片土地,我日夜栖息的家园。这片土地上的水草、花香、奇闻、轶事,都被打上贵州的符号,体现的是贵州的外在表现及内在气质,一种无法复制的文明。就如我们美丽、清新的师院,也是贵州外在及外在文明的一种象征。我以一个外来人的眼光观师院,看渗透在其中的贵州文明。
从漫长的行车旅程从我的家到贵州,首先对我触动最大的是车道外那满山的绿,一棵棵树或弯曲或直耸地站立着,旁若无人般随风扭动自己的身姿,像一个个身材修长的少女在一起嬉戏并发出“莎莎”的声音。这些树有的被种植在山上,吸收着天地的灵气。因为这山是有仙气的,透过窗玻璃望去,一团团白色的气体紧促的环绕着,像是忠诚的护卫,守候着那些清新的充满生机的活物。又像是古怪的精灵,跟随风向的脚步或驱或散,当时的我不禁有些感叹:在这么灵气聚集的地方,“七仙女”的故事是不是不再是传说?或许在这里长久的待下去,我也会变成闲适、漂亮、洒脱的仙女。
    进入师院后,学校的风景又让我对贵州多了份希望,不止桂林的山水可以甲天下,生长在贵州的人每天都会和这些有趣的山水四目相对,一如现在的我。学校坐落在一座大山的中心,每天早上一出门,绿色的清新的气息就会扑鼻而来,不需要刻意地追寻,它也会随时伴随着你。在沉寂的冬天,后山的那些树好像永远没有圆寂的时刻,虽然单调,却长青着。更别提万物苏醒的春天了,这个时节的师院,各种我不知名的大花小花争相开着,特别是樱花大道上那两排惹眼的樱花树,粉的淡然,蓝的纯粹,引来了外面无聊的阿姨也来闻一闻这青春的香气有的会到学校的湖边散步,手挽着手相互扶持的老人,它们的背影在温顺的师院眼里有着相得益彰的和谐。它们走的累了就坐在石凳上休息,偶尔一两只小虫从绿草地里飞出来也不予理会,仿佛那只是顽皮的小童,禁不住寂寞硬要跳出墙来。有时我看到这种情况,却是要认真的想一想:如果突然跳出一条蛇,我也是不予理会吗?同伴马上打消了我的顾虑:放心,不会过来的,它们都在山上睡觉呢,况且,这不正说明贵州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吗?我哑然地点点头。这里是个注重生态保护的地方,临近的同学说:自己家的树木是不允许砍的,不过可以上山去砍细枝的柴。
    这里满山的绿却还注重保护生态的精神在给我们展现了原生态风景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为了环境无偿奉献的当地人。它们带有南方人固有的精致,小巧又不失健康。说着少数民族本来的语言,唱着一首首嘹亮的“侗族大歌”。贵州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就像我身边的同学们大多都是少数民族,他们说着我听不懂的方言,我却听的懂话语里带出的情绪,看的出欢声和笑语。渐渐地,因为互相地熟悉,不仅能听懂那些基本的言语,还能听的出调侃的话语。可见,虽然存在着差异,但并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在互相包容,相互谦让中和谐的生活着。
在两年的贵州生活中我有幸去了一次同学的家,她是个少数民族家庭,闺房中藏着许多少数民族的服装,那是带着厚重又有民族特色的衣服(有的帽子上镶嵌牛角),有着朴实单纯的颜色,银质物品的镶饰展示了它的价值,无疑,穿在身上它是美的,就像南方人秀丽的容颜(我第一次看到南方的山水人物时,我就深深地感觉:只有这样庭院深深,小桥流水才能养出这般水一样的女子吧!)来到了南方之后,我顿时感觉平时并不肥胖的我竟显出“五大三粗”的气势来。虽然他们身材小,但力量在我看来是巨大的,他们能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谈笑风生,即使初次见面也显不出生疏来,那种在脸上都能洋溢的热情让我感激又能体会到被重视,我又一次被他们的自信、快乐而折服。这也体现了贵州的人文精神,洋溢着自信又幸福的神情。
在当地人的饭桌上,肉是必不可少的菜色,各种精致的饭菜都用普通的食材做出来,口味不同,却同样的好吃,像幼时家中饭菜的味道,带着家的气氛。我夸赞同学家人的耐心,如此一顿便饭被排列的像是家宴(我想到了第一次看贵州人洗头的情景,一杯杯温润的水自上而下流出,每个动作都极尽温柔和享受,这样的生活即使多活几年也是正常的吧!)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东西是辣椒,而辣椒中最出名的就是贵州的“老干妈”,贵州人能吃辣就像贵州茅台一样出名,瓶瓶罐罐不同味道的辣椒可以用来拌粉和面,既好吃又方便。饭后再来一两口茅台开胃,之后倒一杯幽深的都匀毛尖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说朋友间吃饭是熟人间的交往的话,那么出行时的相互让座则是陌生人传递友好的方式,每到上下班高峰期,拥挤的公交也是道风景线,但这样的拥挤是把老弱病残孕排除在外的,他们享尽极尽的优待,就像都匀市民对师院最深的好感建立在每天一次的出行中。这是一种良好的风尚。另外,在我每天的生活中,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有很多因为一起在自习室看书而成为了固定的朋友,一起早上跑步的同学成为了队友,经常听讲座的人成为了知己,再比如我,一个异乡人已经融入了这个大集体。这些陌生人之间相互的交流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社会风气,显示着贵州和谐的社会文明。
    这些普通的衣食住行渗透着贵州最普通人民的文明,他们直接或间接的代表了贵州在外来人眼中的形象,虽然不完全正确却也是侧面的一个反映。而这些文明由无数个辛勤淳朴的贵州人民来建构,因为热爱,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所以,它是超越了制度的存在,是道德和感恩的结晶。
    用发现美的眼睛去看待我们生活着的每一种文明,发现美,认同美,成就美,对每一个身在贵州的人来说是一份义务,同时也希望和我一样的异乡人参与到这个文明的行动之中,我会以外来人的身份发出邀请:我在贵州等你,等我们以陌生人的身份相遇,你不必讶异,我们会显出最好的自己去迎接你。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