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外校记忆

时间:2016-12-22   作者:君无田 录入:君无田  浏览量:782 下载 入选文集

    第一次走进“外校”,是为孩子择校。

  2016年暑假,儿子念完六年级,需要确定儿子下一步台阶放在啥位置。老婆打来电话,把天门市数所中学絮叨个遍。当她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周总理和陈毅外长决定创办的杭州外国语学校到天门市办学了,我决定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亲自感受一下传说中的外校究竟长啥样。

  首先让我震撼的是校园的恢宏气势。高高的门头,宽阔的大门(我想足有数十米宽吧),让人一下子就想到海纳百川的意味;在接受门岗尽责且有礼的询问后,我进到了校园内,校园正在建设中。一条人造的“护校河”里流水淙淙;两座设计成台阶式的拱桥让我们步步高升。站在拱桥上,校园全貌映入眼帘:左边是宽广的体育场,由于太大了,连那些稍远些的篮球架都让我觉得只是跟儿子小时的玩具般大小;中间是教学办公大楼。怎么形容呢?巍峨吧!我想到这个不常想到用到的词。办公大楼前是能容纳数百辆车的停车场。大楼的后面正在施工的建筑鳞次栉比,那就是教学楼和生活区了。

  走进教学办公大楼,我看到了学校的校训:为祖国而学习,为未来作准备。在办公楼了解了一下招生条件,学校要求新生入校考试的。此时我已暗暗下定决心,我要把外校作为我的孩子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拐点。不仅仅是因为“杭外”悠久的历史与蜚声遐迩的名声,主要是进入外校的第一感觉让我看到了一个愿意为教育投资的教育家的气度与胸怀,感受到了“杭外”经过五十年沉淀的文化底蕴!说实话,这么恢宏的教学设施,能容纳一万多名学生在里面就读,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脑海深处根深蒂固的印象,只能是名门高校的级别!我不得不庆幸我的孩子真是赶上了好时代,一个国家重视教育、并有这么多着眼于未来的有识之士投资教育的好时代!

  儿子顺利考进了外校。我去送儿子入校,是我第二次走进外校。覆盖教室之间的间隔空地已不是想象中的水泥地坪,而是一遍遍天然草地,几个园丁正在草地上栽一排排的常青树。现在是初秋,刚种上的草和树还没有色彩,但我眼前呈现的却是来年春天的校园景象:茵茵草地里绿树成荫,明亮教室里琅琅书声;数只不知名的小鸟不时在树叶间探头探脑,“啾啾”几声应和着孩子们的读书声。我脑海里忽然蹦出一个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树在成长,孩子在成长,国家在强盛!在这样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我对我的儿子,对我们祖国的下一代充满信心!

  第三次进外校是在班级微信群里看到班主任张老师发布的消息,有数百名学生因考进外校的成绩优秀,学校发了奖学金,其中就有我的儿子。在群里看到有家长玩笑一句:“哈哈,儿子才读六年书,进外校就能看到回头钱了!”玩笑归玩笑,可家长的心情真是溢于言表。我已身在外地,但我连夜赶回家乡,我想跟儿子一起去领奖学金。

  我按学校通知的时间来到学校。教学楼走道的光荣榜前早已人声鼎沸:有对自己孩子说别骄傲,更上一层楼的;有鼓励自己的孩子要向某某同学学习的;有打电话给亲戚朋友报喜的......这氛围,不由自主地让人从心底激发出一种积极上进的渴望,让人觉得内心满满都是正能量!

   奖学金就在教室里发的。我又在教室里发现了新鲜玩意:有扩音器、电脑、投影屏幕。怯怯地一打听,才知道这是计算机远程教学系统。教室的后面是孩子们自己办的板报,嘿嘿,猜我又看到了什么?我看到板报的刊头画,作者署名是田子航,我儿子。

     领完奖学金,我很荣幸地与儿子在学校共进晚餐。看着孩子们有序地在餐桌前吃得津津有味,我也是味口大开。有一个细节让我很感动,老师学生都在一个食堂就餐。这其中的意义,不用言表。

    这就是外校留给我的三次记忆。离开故乡城市也就两个来月,却忍不住思念家乡般地牵挂外校。我有些担心那些刚刚栽上的小树,就要独自承受移栽后的第一个冬天的洗礼!但我想,要是小树知道肩上承载着和美外校的重担,再严酷的冬天他也是有信心面对的!

20161215日书于新兴矿业矿区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银杏树 下一篇:健康是幸,平安是福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