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深秋西安行

时间:2017-11-22   作者:寒星 录入:寒星  浏览量:873 下载 入选文集

    爱人念叨了好久,说:“今年还没远游呐。”我说:“你好像一年不折腾一次就不舒服似的。”

    “一年去一个好地方还过份吗?”爱人有些不大愿意地回应道。

    “行,你选地方吧。”她果真上心了,上网查了旅游线路,又咨询了好几家旅行社,最后说:“十一月就西安线路还比较便宜,延安、壶口瀑布、华山都包含在内。”    我说:“西安早晚都得去,那就订了吧。”

     11月3日一大早,爱人早早就起来了,没到7点便出发了。

     2号夜里下了一场小雨,西北风虽不很大,但感觉很冷;东边的那轮朝阳红如赤丹,但过于遥远,整个天空还是雾气蒙蒙的;寒风下,落英缤纷,黄叶满地,真是“正西风,落叶下长安”。

    要领略厚重的中国历史,西安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的。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阿房宫有着怎样的繁华,楚人的大火又是何等的炽烈;未央宫中刘邦大宴群臣时的慨叹;长生殿内唐明皇的孤独与无奈;华清池内蒋介石被捉时的狼狈与窘迫;枣园窑洞内毛泽东的奋笔疾书,这些都让我对西安之行充满了期待。

    日近中午,云雾散去。从机窗鸟瞰,白云朵朵,连绵起伏,飞机好象飞在一座座雪山之上;过了正午,晴空万里,脚下是千山万壑的黄土高原,爱人问我:“怎么看不到河流呢?”

    “黄土高原最缺的不就是水吗?”我笑道。下午2点左右,飞机徐徐降落在咸阳机场。

    爱人说:“西安这一片怎么都是平原呢?”

   “自古秦川八百里,物阜民丰,秦始皇藉此成就了霸业,李渊据此开创了大唐盛世。”我感叹道。

     从机场乘车东行,半个多小时便驶入了市区。虽已是深秋,可西安的草丛依旧青绿,五颜六色的菊花依然迎风招展,棕榈树宽大的叶子依旧青绿,此时斜阳当照,云淡风轻,爱人不禁感叹道:“这季节,西安没有雨,比江南舒服多了。”

     我们住的宾馆不远处便有一座大型商业摩尔,集购物、娱乐、餐饮于一体,只是顾客并不多。

     忽然看见对面有一处叫大观楼的商场,人进进出出,显得很热闹。

     于是,我们便穿过马路,漫步其中。里面的服装摊鳞次栉比,爱人说:“这怎么和公园商场差不多呢?”

    “城市再光彩,人们也得过平凡的日子。”

    “历史愈厚重,城区愈老旧,可一旦没了,又少了韵味。”爱人说。

     路过一自由市场,正值下班时候,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爱人说:“这是真实的西安市井生活吧,和我想象的差不多,走遍千山万水,最后一看还是家乡好。”

     人只有在熟悉的环境里生活才更舒适,可好奇心总驱使人去体会未知的事物,等一切平淡了,才会懂得“月是故乡明”这看似浅显的道理。

(一)拜谒黄帝陵

     按游程,第一站是要到桥山拜谒黄帝陵。四日一早,没到六点,我便起来了,打开窗帘一看,外面还是漆黑一片,由于时差关系,西安七点左右天才蒙蒙亮。

     迎着晨曦,车沿延西高速公路北行。途中路过西安古城墙,城楼高耸,护城河环绕,树木森森,显得气势非凡。

     爱人好奇地问:“这是原滋原味的古城墙吗?”

     “不大可能吧,只是在原址上修缮的。”

     路过渭河大桥时,我注意到河水并不很大。忽地想起了杜夫子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诗句来,这样想来盛唐时渭河边应当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西安郊区的农田里还是一片葱绿,不时能看见农夫开着拖拉机满载着收获的菜花驶出田野。越往北行,地势越高,忽然爱人指着窗外说:“看黄土高原,还有窑洞,梯田怎么修地那么整齐呢?”

    “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风沙的侵蚀使得这里找不到大片平整的土地,所以只能依着山势修梯田。”

     不经意间,车已驶进了黄陵县。黄陵县属于延安市,距离西安180余公里。

     脑海中关于黄帝陵的点滴来自于党史的一段公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为昭示国人抵抗外辱之决心,各派出代表公祭黄帝陵,毛泽东亲自写了“赫赫始祖,吾华肇造”的祭文,中共元老张国焘由于分裂中央,再加上四方面军西征之惨败,在党内广被批判,自感前途渺茫,遂借祭拜黄帝陵之机,坐上当时陕西省主席蒋鼎文的汽车驶入西安城,虽然周恩来苦劝,但张执意不归,并发表告国人同胞书,将党内分歧诉诸于党外,以至于被中共开除党籍,而张也就此沉沦,投身于军统沦为中共叛徒,虽然蒋介石赏他一个中将军衔,可从历史上看,叛臣大多没有好下场,一旦叛臣的利用价值降为零,他也就象破布一样被扔入历史的垃圾堆里,张也一样,最后孤零零地冻死在加拿大,可悲可叹。

     这么漫无边际地想着,便到了轩辕庙前的湖边,站在石桥上,俯瞰下去,湖水青绿,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湖边的垂柳依依,秋风吹过,柳叶纷飞,散落在湖水里,随波飘荡;四面青山环抱,使得高高耸立的轩辕庙显得庄重非凡。

     顺着石阶缓步而上,便进入了轩辕庙内。一株古柏高高耸立,树干粗犷,枝条苍劲,据说是黄帝亲手所植,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可以说是柏树之王了。

     正殿内供着黄帝的石刻像,殿内香烟缭绕,对于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来此拜谒的炎黄子孙没有一个不怀着崇敬之心的。

     殿旁立着历代统治者祭拜黄帝陵的石碑,可见没有一位统治者不希望得到黄帝神灵的庇护的。

     殿后是祭祀广场,每年都在广场举行规模宏达的公祭活动,公祭仪式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从轩辕庙出来,坐车顺山而上,十多分钟就到了桥山深处,桥山山中古柏参天,遮天蔽日,在植被缺乏的黄土高原竟能有这样的灵山,真是出人意料,是上天的厚爱还是黄帝神灵的庇护,我百思不得其解。

     黄帝陵并不很大,据说黄帝活到110岁,天神派黄龙将其接走,黄帝乘龙升天,这里只是其衣冠冢。

    从黄帝陵缓缓而下,望着漫山遍野的翠柏,不觉会有皇天后土、天地悠悠的感觉。


(二)壶口瀑布

    从黄陵出来,奔宜川,去壶口观赏“千里黄河一壶收”的瀑布奇观。

     爱人问道:“宜川有什么典故吗?”

    “宜川大捷,你不知道吗?”我反问道。

     看她一脸茫然的样子,我也没有深问下去。

     车在崇山峻岭间穿行,望着山谷密布、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我的思绪仿佛也穿越了时空,想象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

     解放战争时期,胡宗南率领23万大军气势汹汹,妄图聚歼中共首脑机关于延安,毛泽东将中央机关一分为二,自己率几百人的昆仑纵队转战陕北,而彭德怀率领的一野虽然只有2万余人,可彭总采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经过一年多的奋战,扭转了战局。宜川一战,一野采用围城打援的战术,不仅解放了宜川,还全歼了国民党第29军,击毙中将军长刘勘,彻底改变了西北战局,为解放大西北奠定了坚实基础。彭德怀高超的指挥艺术在宜川之战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不愧为一代战神。

     过宜川不远,便是秋林镇。秋林在历史上也颇有名气。相传晋文公曾避难于秋林。抗战时期,太原沦陷后,阎锡山率第二战区机关进驻秋林,修工事,挖山洞,据黄河之险而坚持抗战,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一定贡献。

     转眼间,车便驶入了壶口。与别处不同的是,壶口的山是坚硬的石头山,头上是立陡的悬崖,而脚下是被河水冲刷出来的断壁。

     站在石壁上,向北望去,黄河河面宽广,河水滚滚而来,望无天际,“黄河之水天上来”并非虚言。

     而到了壶口,河面突然收窄,咆哮而至的河水无路可退,只能一股脑地涌入断崖中,激荡起的水花溅起在空中,就象洒落的小雨,透过阳光,五色斑斓,真是一道奇观;而崖下的河水翻卷着白色的浪花激荡回旋,声震寰宇。

     “五千里河东入海,三千仞岳上摩山”,我不禁想起了陆游的诗句来。

      站在黄河边,你不禁会被大自然的伟力所震撼,你也会领悟为何奔腾不息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

    夜幕低垂,西风吹拂,秋夜正凉,可心潮澎湃。

    别了,壶口!别了黄河!


(三)红都延安

     从壶口到延安大约三个小时的车程,为赶行程,导游要我们早上5点就出发。

     此时天还漆黑一片,刚出房门,爱人就惊奇地说道:“哎呀,你看月亮好象就在头上,好近啊!”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你没听说过吗?”我哑然笑道。

     早晨的山风刺骨,冻的人直发抖。车在山路中左拐右转,转地人晕头转向,天亮时,便到了南泥湾。

     许是冷的缘故,不少游客下了车就急急忙忙找卫生间,结果卫生间门口有一老头在收费,虽然只是一块钱,游客议论纷纷说,这买卖只赚不赔。

     导游解释说,此地原来没有卫生间,是三个老头贷款修的厕所,所以要收费还贷,而且三个人已去世了两个。听此话,心中很不是滋味。

     上点年纪的没人不知道南泥湾。众所周知,陕北少沃土,只有南泥湾一带的土质较为肥沃,可人烟稀少,当年为打破反动派的封锁,王震率全旅官兵经过三年的努力,将此变成了陕北的粮仓。朱德曾写诗称赞说“平川种嘉禾,水田栽新稻”。

     尽管如此,南泥湾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还不大发达。

爱人拿了一支木枪,站在南泥湾旧址的石刻下照了一张像,体会了一下“一把锄头一支枪”的感觉。

     从南泥湾前行半个多小时就驶入了延安市区。忽地想起了贺敬之“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诗句来。

     我睁大眼睛,生怕错过了目睹延安这一标志性建筑的机会。车慢慢地驶过延河大桥,从车窗向宝塔山上望去,宝塔与见过的照片一样巍峨矗立,见到宝塔就到了革命圣地,当年这让多少有志之士欢呼雀跃。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参观了枣园和王家坪。中共首脑大多在两地居住过。沿着石板路漫步在枣园内,只见绿草如茵,树木苍苍,沿山坡而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旧居相距不远,错落有致,他们住的是石窟窑洞,多是两孔窑洞,外窟是客厅,内窟是卧室,一张床,一张书桌,几把椅子,一个脸盆,如此而已。

     可就是在这简陋的窑洞内,毛泽东等一代伟人指引中国人民战胜了日寇,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这是何等的丰功伟绩。

    走在毛泽东旧居前的石质小路上,爱人感叹道:“毛主席打天下真不容易,共产党人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有坚定的信念,必胜的决心,敢于牺牲的勇气。”

  “还有吗?”

  “再有,就是清贫。”

  “清贫……”爱人嘟囔着,点了点头。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我忽地想起了方志敏的名言。

     枣园内毛泽东旧居前的那座简陋的书亭,王家坪里朱德旧居前的那张雕刻简单的石桌,或许能说明一切。

     为示敬意,离开枣园前,爱人特意戴了一顶红军帽,站在一棵枣树前照了一张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巍峨的宝塔山,缓缓的延河水,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四)参观秦始皇兵马俑

    车到临潼,向北望去,平地突兀起一座山,便是秦始皇陵。骊山为枕,四水环抱,真是风水宝地。为彰显皇帝威严,秦始皇征七十万人为其修建宫殿、陵墓,可谓穷天下之力而奉一己私欲,百姓岂能任独夫民贼为所欲为,结果大秦帝国仅十五年便以亡国而终。

     古人相信生前一切身后照旧,于是秦始皇便依生前生活样式以陶俑形式复制出来作为陪葬,处心积虑可谓深矣。

     虽说从电视上看过兵马俑,可未到现场,总难以目睹真容。

     从大门进来,沿着光滑的青石板路前行,但见四周草坪如茵,松柏青青,银杏叶子金黄,枫叶如丹,五颜六色的菊花开的正艳,几只蝴蝶在花丛中上下翻飞,午后的阳光透过树丛留下斑驳的倩影,高高的柿子树挂满了红红的果实。

     我忽然问爱人:“这么高的树,怎么能把柿子摘下来呢?”

    “除非用杆子捅。”

    “那不摔碎了吗?”

    “底下用布兜一下不就行了。”我对此解释尚存疑惑。

     进第二道门,过安检,便可到不同的展厅参观出土的兵马俑了。

     一号展厅规模最大,足足有两个足球场大,经过修复的陶俑就有1600多件,列成不同的方阵,有护卫,有前锋;有身着布衣的,也有穿铠甲的,神态各异,形象逼真。

     导游介绍说,陶俑制作采用实名制管理,每块陶俑足下的方砖上都刻有制作者的名字,这样就保证了作品的质量。而象这样的陪葬地在秦始皇陵周围多的是,可见当时工程之浩大。其实,兵马俑发现纯属意外。1974年,西杨村民杨志发在抗旱打井时发现一个俑头,村民觉得不吉利,杨志发觉得不一般,便将发现的陶俑头及其它碎片送到县文物局,局长经鉴定是秦代文物,将身上三十块钱奖励杨志发。自此,大规模挖掘工作开始,世界第八奇迹才展示给世人。

     杨志发也因此而名声鹊起,被聘为名誉馆长,专门给游客签名。 曾经穷困的西杨村也一跃成为陕西的富裕村。

    “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全靠秦始皇——感谢老杨”,这幅流行在当地的对联很能说明问题。

     哪个地方能把当地的资源开发利用好,哪个地方就能富裕起来。

    等走出纪念馆时,天色见晚,一群飞鸟在空中飞旋,南面的骊山巍峨苍翠。

    烽火台的狼烟,华清池的温泉,长生殿的山盟海誓,五间厅的枪声,如烟的历史象天上的浮云在眼前飘过,任你遐想。


(五)华山试险

    “自古华山一条路,唯有英雄可攀登”,可见凡夫俗子是不敢到华山冒险的。

    《智取华山》的情节还模糊地残存在记忆中,解放军小分队在采药人的帮助下,经过千辛万苦,另辟蹊径,犹如神兵天降,突入北峰,智取了华山。

      一想到此,便心底生畏,可到陕西,不登华山,总觉得是一桩憾事。

     爱人倒不怕险,说:“我背东西,你跟着上去就行。”事已至此,也只好舍命相陪了。

     从临潼到华阴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由于参观完兵马俑已下午四点多了,所以到华阴时已夜幕降临。

     爱人在家时就选了从西峰上北峰下的相对省力的线路。可导游为多赚回扣,说那样走会很累,建议从西线上西线下,爱人也有些犹豫,正巧有一位团友也要走此线路,便坚持己见。

     第二天早上,到游客中心乘大巴车从西线进山。远远望去,只见山峦起伏,直入云霄,山脊凸起,象一条条直线;而山背陡峭,如刀削斧砍一般整齐,险峻异常。

     车在盘山道上绕上绕下,忽地钻进一个长长的隧洞,隧洞不宽,仅两条车道;华山是花岗岩石质,坚固异常,可以想象凿开这样的隧洞要何等的困难。

     爱人忽然指着窗外说:“看,那边还有房屋呐。”原来在山两侧,零零散散地散落着农舍,不少是土坯堆砌的。

     我说:“这能住人吗?废弃了吧?”

    “坡上还有人干活呐。”

     这么艰苦的环境还有人居住,人挑战自然的能力可见一斑。

     等到了西峰入口处,抬头一望,缆车入口还高高在上,沿着石阶上行,走走停停,走到缆车入口处已有些气喘吁吁了。

     坐在车厢里,车厢徐徐向上,车厢悬在空中,周围都是陡峭的山峰,刚才还高高在上的山峰转瞬间便踩在了脚下;往下看,是千沟万壑;两侧的山峰近在咫尺,连石缝里的小松树都看的清清楚楚,触手可及,缆车在一个中转站停了一下,接着便转而向下滑下,象过山车一样,让略微舒展的心又紧张了起来,我受不了这种刺激,极力平视远方,缆车转而向上,直到缆车安全停靠,悬着的心才平复下来。

     站在西峰上,极目四望,东边的朝阳已霞光万道,东西两边是连绵起伏的山峰,北面是一望无垠的平原。空荡荡的山林中不时传来乌鸦“啊——”的叫声,清脆响亮。枫叶正红,银杏正黄,松柏依然青青,最奇特的是半山腰对面的一棵松树,周围是光秃秃的石壁,唯有这棵松树枝繁叶茂,虽然它根部直挺挺的矗立着,可上面的枝条却成九十度的直角弯,好象被人故意折弯的,为何会长成这样呢?我思索了好一会,原来松树上枝是为吸收阳光向南伸展的,其顽强的生命力真让人折服。

     华山的山石奇特,有的象昂首翘望的雄狮,有的象憨态可掬的海豚,有的象如来佛祖的五根手指,有的象身穿鱼鳞铠甲的武士,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力由此可见。

     顺西峰向下,走在石阶上,开始并不很累,可到了窄险的路段,就有些力不从心了。爱人说:“你看前面那几个挑山工,挑着东西走的比你还快呐。我刚才问他们了,他们是沿山下小路一路挑上来的。”

     与自然相比,人更是奇迹的创造者,这样想着,不觉就到了金锁关,金锁关是到东、西、南三峰的必经之路,石门仅能容一人通过,两侧是万丈深渊,护栏的铁索上挂满了金锁和红飘带,到这里的恋人们都希望爱情永驻。

     不知不觉中,过了苍龙岭。苍龙岭下是天梯,从上往下看,近乎直上直下,梯磴窄的只有一掌宽,需侧着身子,双手抓着铁链,否则稍有不慎,就会踩空。

    我说:“这怎么下?”

    爱人说:“看我的。”她手脚并用,头也不敢抬,好歹下去了,我照猫画虎,也顺利下去了。

    怎么这叫苍龙岭呢?我嘟囔着。这时,爱人说:“你回头好好看看,看那山脊象不象龙背?”

     我仔细一看,那突兀的山脊显得青黑,确象龙背,而靠南的山峰就象昂起的龙头。怪不得叫苍龙岭,我恍然大悟。再往下,便是擦耳崖,左边是石崖,崖边是石阶,不到两米宽,右边是护栏,栏下便是深渊,只能贴着石崖走,所以称为擦耳崖。过了擦耳崖,路好走了许多,转眼间便到了缆车入口,与西峰相比,从北峰向下坐缆车感觉并不陡,一会就到了终点。

    下了缆车,忽然听到潺潺的流水声,走过去一看,碧绿的溪水顺山谷而下,谷底山石横立,平缓的溪水中可以看到小黑鱼懒散地游动着,顿有心旷神怡之感,爱人也神气十足,说:“我的选择没错吧?”

    “你呀,只要旅游就行。”

    “旅游怎么了,灵魂和身体总得有一样在路上;再说了,人只有有理想才过的是生活。”

     她的一番话让我无言以对。我不知道,我的理想是不是在远方。


(六)西安归来话古今

     从关中平原到陕北高原,从西安到华阴,仅仅一周,可谓是走马观花。所谓古都游,更多的是到了历史发生地,而历史实则离现实很遥远。汉唐盛世,要从点点滴滴的文字中来窥其一角。

     从杜牧的“长安回望绣成堆”的诗句中,可以想象长安城曾经的繁华;品读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诗句,便可想象杨贵妃的雍容华贵;而体味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诗句,不免为大唐王朝的衰落而悲叹。

     西安承载了中国太多的历史,繁华、衰落循环往复,“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该算是中国历史的特点吧。

     王朝之兴,便大兴土木;王朝之衰,便万劫不复。胜利者肆意报复,失败者的一切,有形的,无形的,都成了报复的对象。于是,“天街踏尽公卿骨”,“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如果想体会这一点,就到西安的大明宫去看一看,曾经是北京故宫4.5倍大的大明宫如今只剩下一根铁钉,一片残瓦;而“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华清池也只不过留下一个的简陋不堪的石坑而已。而仿大明宫建造的日本奈良皇宫却历经千年而未衰,悲叹乎!悲哀矣!游人到西安如果是为了寻找汉唐雄风的感觉,不免会失望而归,寻古探幽的意义在于启迪国人自觉寻找打破中国历史的周期律的方法。倘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只能“使后人复哀后人矣。”

     一个文明的国度,必须是民主的社会。官员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民众必须丰衣足食,共享共治,如此社会才能和谐共处。如果官员们肆无忌惮,连礼义廉耻都不要了,那真是“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了。

     离开西安时,天还未亮,满城灯火通明,灯光总带给人希望,但愿一带一路的建设能使中国这座最古老的城市焕发青春,重振汉唐时代的雄风。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冷残 下一篇:校园通讯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