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曾家湾的路

时间:2018-06-13   作者:夷陵老彭 录入:夷陵老彭  浏览量:806 下载 入选文集

   我是欣闻改革开放的号角离开家乡的。1978年,年仅十四岁的我,到县城小溪塔读高中。

   我的家在一个叫曾家湾的地方,处县的边界,离县城也远,到一趟县城不容易。八月底的一天,父亲送我报到上学。天未亮时,我们就出发了,去赶早班船。从古老背水码头乘船,是因为到宜昌市往小溪塔可以最省步行,但也有12华里路程。

   古老背当时是宜都县江北的重镇。古老背在我心中,就是街市,那可是人来人往、房屋相接、杂货铺林立的好地方。街上的人们称我们那里为后山。

   所谓后山,山是多的且高,路是远的且狭,人是穷的志是短的。确实后山也特别,一条黄龙寺山脉阻挡了向东的河流和初升的阳光,河水不得不先向西,淌过十二道脚不干,穿过大坡垴谷底,贯入磨盘溪再汇入长江往东去。

    之所以从古老背走,也有我儿时卖柴禾的情结。后山有松柴栎柴,街上缺烧火做饭的燃料,父亲靠卖柴,用来打煤油称盐,维系基本的生计。当我懂事起,也加入了卖柴的队伍,记得第一次卖柴我只能挑35斤,3分钱一斤,换来了一元零伍分钱,父亲为我买来了伍分钱的“油香”,第一次用劳动换来的“油香”我舍不得吃,本两口可吃完的,我吃了很久,与其说是吃,不如说是闻,是品。

   父亲用扁担挑着行李,走过田畴稻径,山间野路,从古老背驿码头乘沙宜班船,到宜昌市大公桥起坡,又步行到珍珠路,挤上往小溪塔每人二角五分钱的公共汽车。一路上父亲没有言语,我知道,我每月九元钱的生活费,父亲是靠加紧卖柴,还借了部分钱才有了我上学的费用,他是在为我每个月的生活费在发愁。但从父亲的眼神里我看出了父亲的期待。

   我们到学校已是下午三点多,用了近一天时间,感觉路好远好远。

   除水路外,到宜昌还有三条旱路可以走出去。

   新场是老汉宜路上的一个小集镇,它在我家的北方,同古老背方向相反。离我家也是12华里,同样只有小路,也只能步行,然后再搭班车。但我不想从新场走,因为新场有我抹不掉的一次阴影,那是父亲交购任务猪时的一次经历。当时正值夏天,父亲和我的堂哥用蔸杆子抬着一头猪步行到新场食品所。食品所收购任务猪是有要求的,净重不少于120斤,只有交了任务猪,换取屠宰证,才能屠宰自己家里另外一头猪。否则,有猪也不能杀,过年也不能吃肉。父亲把猪抬到食品所后,经过称,除食,食品所里人说,不够斤两,抬回去吧,不收。无论父亲怎么好话,无论父亲怎么愤怒,都改变不了不收和往回抬的事实。后来,我知道了当时过称是124斤,除了5斤食,净重只有119斤。更让我纠心的是,父亲把猪抬回来后,就累瘫在地上,后来病了一个星期。

    从十二道脚不干,翻越大坡垴到伍家岗也是出行的一条路。所谓十二道脚不干,就是一条小路弯弯曲曲,一条小河曲曲弯弯,时而小路沿着河边平行,时而小路穿过小河,这样要经过十二次河流,脚还没有干,又要淌水了。这样既要淌水又要翻山,到伍家岗又有30华里之遥,一般少有这种出行。但十二道脚不干,周边有连绵的群山,有很多的山货可打。打橡子、扒蜈蚣、割茅草、挖黄姜,成了我们童年时期经常做的一些活路。我们也常常爬到大坡垴至高点上,遥望山那边的城市,心中幻生一些向往。

   从土门走也不现实,当时我们属土门公社管辖,政治文化中心在土门,按理应从土门走,但土门的路程也不亚于伍家岗的远,连三坡的山也高也险。正因为我们的流向不在土门,几年以后,我们不再归土门公社管了,取代的是猇亭区。

   四十年前,家乡的出路,就是一条充满荆棘的小路,是一条挑夫艰难跋涉的山路,是一条山重水复的十二道脚不干。

自离开家乡,我再没有回去,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家探望父母。如今再回家乡,家乡变得难于认识。

    回家乡的路有多种选择。如果是从外地回来,可以乘飞机,黄龙寺机场(现三峡机场)就在曾家湾的隔壁。1993年元月中央军委批准新建黄龙寺机场,1994年9月开工建设,1996年12月建成通航。现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呢。更重要的是,三峡临空经济区正在加紧建设,一片集通用航空、临空制造、现代服务、航空物流的特色产业群即将形成。

   汉宜高速路从曾家湾经过,确切地说,是从我家堂屋里穿过的。1994年因为新建汉宜高速公路,我的老家搬迁了,搬到了现在汉宜高速路猇亭站的出口处。从家门口上高速到宜昌只要十五分钟,到小溪塔也只需二十五分钟。

   民用水泥路是最方便的,它修到了每户人家。每家每户的水泥路可以连接高速路到全国各地;连接到宽广的七里冲大道,一溜烟就到了猇亭街上;通村公路四通八达,到土门,到新场,到十二道脚不干。如果没有公路标识,车开着开着就迷路了。儿时的同学说,水泥路也几次提档升级了。

   正在建设之中的峡州大道,又是一条连接宜昌城区到三峡机场到白洋工业园的快速路,它正好路过我的家乡,不久就要全线贯通了。

   家乡因路而变,因路而兴。家乡的大路一开,山乡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2010年,是家乡发生蝶变的一年,祖祖辈辈从事农耕的曾家湾,被一个占地1500亩年产20万辆的汽车基地所取代。昔日的山坡变成了平地,昔日的农田变成了车间,昔日的农民变成了工人,昔日分散的土胚房变成了成排成线的小楼房,昔日的步行也被摩托车、小汽车所代步。

   家乡的路,是一条不断刷新的希望之路,是一条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康庄大路。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