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忆改稿旧事

时间:2019-11-28   作者:远山谷 录入:远山谷  浏览量:270 下载

    写文章如同做菜,众口难调,无法满足所有人的口味。

    一个下属起草的文稿,常有跟不上领导思路、对不了领导胃口的情况,怎么办,当然是退回修改或重写。修改也好,重写也罢,问题是当领导的怎么退稿、怎么叫下属修改在方法上还是有讲究的,几十年前,我亲历两个实例,深感方法好不好,效果大不一样。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师政治部宣传科当干事,有一年师里召开“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宣传、组织科的干事们,每人负责整理两篇大会发言的典型材料。一天,政治部的W主任一个电话把科里一位姓曾的老干事和我两个人,同时叫了去。

   “你看看,你写的什么东西,思路不清不楚,一锅玉米糊。”w主任将材料往他面前的办公桌上一丢。

    我和曾干事一旁肃然站立,聆听“教诲”。

    “回去重写” w主任对曾干事不屑地说。

曾干事赶紧从桌子上拿起他整理的那份材料,只见首页用“朱笔”(用当时上海生产的一种粗粗的吸满了红墨水的塑料笔写的)批了四行粗大的字: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结构松散,退回重写。

这一刹那,曾干事满脸通红,尴尬无比。

    接着w主任瞥了我一眼,说:“你的,也不行,拿回去。”我们两个人拿着自整理的材料,带着w主任“重写”的指示丧气地离开了他的办公室。回来一看,我的材料上w主任既没留下“朱批”,也没留下“墨宝”,怎么,我茫然无措,十分犯难,真不知从哪里改起。

    后来我调到大军区机关工作,遇到了一位与W主任做法完全不同的领导——余华部长。他对下属起草的文稿,从不简单地说“不行”,也没有“一锅玉米糊”这样难听、嘲讽人的话。他要是有时间,重要的地方常会直接修改,另一些地方,他一一用红线划出,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通常他都把我们叫到他的办公室,与我们认真进行沟通,他会具体地指出文稿中哪里不行、为什么不行,应该怎么样修改。他还允许、鼓励下属对他的修改意见提出不同的看法。余部长与我们研究修改稿件的过程,于他是对下属传帮带的过程,于我们是一个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得到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不仅写作水平提高,思想作风也有进步,我们这些当处长的和小干事们心情也愉快。

    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个使人丧气,一个使人愉悦;一个使人茫然无措,没有自信,一个使人心中有底,水平提高。事隔多年,一次闲聊,谈起这件事时曾干事还对我说:“W主任那种方法于事无补,只会打击我们的自信,伤害我们的自尊。”伤害他人自尊,是人际交往之大忌,哪怕是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的批评,都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给人留点脸面和自尊。人要一张脸,树要一张皮,这是天下通识啊。至今我仍搞不,为什么W主任不讲点方法呢?稿子通不过,要下属大删大改也行,推倒重写也行,但决不能伤及下属的自尊。早先他也干过小干事,现在当上了师政治部的主任,也是十年的媳妇才熬成的婆,他本应该很了解下属的心理和苦衷才对,作为一个下属,谁写材料是搜脑刮肠、绞尽脑汁,尽力把稿子写好,让上司满意,听几句表扬的话呢。我真不明白,W主任为什么不先处理我的稿子,让我先走,免得我看见曾干事那难堪的一幕,依我看他根本就用不着“朱批”那几行让人刺目戳心的大字,当面说说哪里需要修改不就得了吗

    今天我也算是个领导了,免不了有对下属起草的文件说“不”的时候,我忒欣赏并学习效仿余部长的做法,不简单地说“不”,不动不动就“退回重写”,甚至来一段叫人看了不舒服的“朱批”,而是尽量与文件起草人当面沟通,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这既是对下属人格尊严的尊重,也是对下属劳动的一种尊重。倘若有时间,重要的地方,我会亲自动手修改,对我的修改如有异议,也鼓励下属大胆地提出来,这倒不是客气,也不是作秀,而是好文章、好文件都需要互相切磋,反复推敲,才能精益求精,这既是文风、是作风的要求。老舍先生说:“费尽九牛二虎力,不做七拼八凑文”,只有这样,下属才能在写作上真正得到提高,文风和作风上也才有切切实实的进。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随笔 下一篇:基金申报交流会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