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青山默默仍巍然

时间:2020-05-15   作者:梓耕 录入:梓耕  浏览量:293 下载

    在河北丰宁县王营乡门营村,有一条朝西北延伸的庙沟。这里生活着一位94岁高龄的抗美援朝功臣张树义和他同居的四儿子张义春。

青山默默仍巍然

    2018年中秋节,北京阳光公益组织负责人高雅丽女士,她多次组织了“阳光公益情系老兵”的活动中,为丰宁凤山、石人沟、胡麻营、杨木栅子乡的复员军人送去了十万余元的慰问金以及慰问品。慰问采访的车下112国道,沿着崎岖的山谷土路前行,约行程一里多地到张树义的家,笔者有幸随高女士邂逅采访了这位抗美援朝老兵。

    张树义居住两间靠东山根而建的一人多高的房子,房前的月台上,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屋子里黑黢黢的,一台老旧的彩电是这个家庭中的贵重物品,一盏电灯泛着发黄的光,炕上摆放着一张历经年久的木质长方饭桌,你完全想不到这就是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杀敌无数的战斗功臣的家。

    慰问采访那天,老英雄拄着拐杖,热情地迎接这些慕名而来的陌生人。我们为他披上了崭新的军大衣,老人的眼眶里绽放出炯炯有神的光彩,思维敏捷,铿锵有力,滔滔不绝地话语向我们讲述那尘封近七十年,令人荡气回肠的往事。

    张树义,男,中共党员,属兔,1927年生,1950年入伍参军,在山东济南新兵连集中训练,刚入部队时就以他虚心好学,在连队赢得了神枪手的美誉,并被任命为副班长。他在蒙眼分解结合枪支零件的比赛中,以绝对优势脱颖而出,尤其擅长轻重机枪的使用保养和维修,这为他以后“横扫千军如卷席”成为一名出色的战斗功臣奠定了基础。

    1951年3月10日,他和战友乘火车到达丹东站集结,两天后冒着严寒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又以昼夜兼程徒步400里的急行军,于3月12日拂晓到达指定位置——三里所。

    汉江战役开始了,为了在战场上给予敌人以重创,打败美军的嚣张气焰,张树义和战友在奔流湍急一人多深的汉江中,身背背包和枪支,双手握着缆绳渡河前行,冷水刺骨再加上棉衣在江水中浸泡加重,每前进一步体力消耗都要付出艰辛,有的战友没到达战场就溺水献身。我志愿军渡江成功,兵锋直指开城,敌人负隅顽抗,在激烈的战斗中,他的拇指被子弹击中,顾不上包扎伤口,冲锋在前直至战斗胜利,连里表彰他战斗灵活,轻伤不下火线,提升为班长,从此他的拇指成了终生残疾。

    汉江战役结束后,敌人为了夺回开城战场的主动权,集结重兵,并增加第七舰队,向我志愿军发起疯狂的反攻。志愿军65军奉命退到开城附近,开城阻击战正式打响。开城是战略要地,如果失去开城,敌人便会顽抗据守,使我军陷于被动,因此开城阻击战意义尤为重大。张树义所在的三连于6月29日进入阵地,连队给他们班的任务是最前沿开城龙凤山145.8高地的固守任务。战前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他立即带领全班战士挖战壕,做好战前充分准备。在挖战壕空隙中他和连长勘察地形,意外发现阵地后50米有一个天然的大砬硼,而且特别坚固,能防飞机和大炮,是最好的天然掩体,为此连长特意增加一个排的兵力,经过一夜的奋战挖掘,在天亮前终于将战壕与砬硼相通。

    黎明时刻,山的起伏轮廓渐渐清晰,隐隐约约看到远处的敌人在走动,他意识到一场恶战就要开始。说时迟,那时快,敌人黑压压像蚂蚁般的在阵地前涌动,就在这关键时刻,小炮班的承德籍徐申等战友负责为前沿阵地运送弹药,也圆满的完成任务。张树义当即让徐申马上撤离返回,徐申回答:“敌人这么多,我留下,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我就和你们一起阻击战斗吧。”这时指挥部发出了对敌战斗命令,霎那间炮声隆隆,敌人凭借着远程火炮,空中优势和地面的先进装备,向我方发起了异常猛烈地进攻。此时整个阵地在震颤,子弹在耳边呼啸而过,火光冲天,他和副班长,每人一挺机枪,一挺冲锋枪分成两组,“乌云压城城欲摧”,两组战士居高临下,集中火力,机枪,冲锋枪,手榴弹一齐开火向敌人狂射猛甩,他瞪圆双眼,张大嘴巴,怀抱机枪左右摆动,雨点般的子弹把仇恨射向敌群,敌人似高粱个子一片片地倒下了,打退了美军的第一次进攻。

    美军虽然败阵,但狼子野心很快再次发起强攻,他果断带领全班战士,沿着战壕撤到砬棚做短暂休整。这时,美军飞机成群结队嗡嗡飞来,对志愿军阵地扫射、轰炸,但我军阵地已空无一人。在隐蔽的砬硼内清点人员,得知副班长光荣献身,在战场上张树义命令徐申为副班长,并郑重地把原副班长使用的机枪交给徐申,徐申接过机枪致敬军礼。接着他安排全体战士速吃炒面干粮,擦拭武器,准备弹药,集中武力,全力以赴击败敌人第二次反击。这时,龙凤山下的敌人突然发射了数枚烟雾弹,这是掩护敌人冲锋反击的信号。张树义带领战士急速的回到阵地进入战斗,战士们同仇敌忾,打得敌人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敌人的嚣张气焰再一次被粉碎。

    暮色苍茫,残阳如血,厮杀一天的阵地又回归平静,战场上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焦土中的弹片随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血腥的气味。他见到山下的敌人残兵败将无精打采撤退,确信美军无可奈何再反击了,张树义和他的战友绷紧的神经松了一口气。指挥部多次给张树义阵地发电没有回应,师长、团长极快来到阵地,看到张树义抱着机枪倚在战壕里,劳累得一动不动,团长本能的踹了他一脚,他猛然间惊醒,机灵的面对团长嘿嘿一笑。残酷的开城阻击战,我军顽强抗击,张树义所在的三连112名勇士以身殉国,埋骨异乡,仅仅剩下8名战士!终于以我军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宣告结束!“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他!”

    开城阻击战是我军在军事史上堪称经典的一次战例,我军以钢铁般的意志打败了美军一个半师的疯狂进攻,迫使第二天美军的飞机在我军阵地上空发传单,提出停战的要求,从而增加了我军谈判的主动权。

    7月10日,65军在开城龙凤山后的一片松树林里召开了全军的庆功会,军里特意安排专车把张树义和徐申接到会场。会场上除了全军官兵,到会的还有朝鲜群众,以及来自祖国的慰问团。军长肖英堂和军政委王道帮分别拉着徐申和张树义的手走向主席台,亲自给功臣们戴上大红花。来自祖国的艺术家郭兰英和战斗英雄一一握手并热情拥抱。两位功臣分别在大会上做了典型发言。随后政委宣布三连为“大功连”,徐申记特等功,张树义荣立大功,其他6人各立功一次,并宣布张树义等人火线入党,接着军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向全军指战员介绍了开城阻击战龙凤山战斗的残酷战果,号召全军向顽强的英雄三连学习,向张树义、徐申功臣学习。鲜花艳丽,掌声如潮,官兵们沉浸在胜利喜悦气氛中!郭兰英等艺术家精湛的演艺,轻柔曼妙的歌声一次次把庆功会推向了高潮。张树义点了一首军歌《营长李友库》,郭兰英应声而唱,艺惊众座。

    开城阻击战龙凤山战斗以后,战场上的形势是打打谈谈。时过1年5个月,开城附近的战斗让张树义又经历了生命危险的考验,他端着机枪正全力以赴横扫前方的敌人,忽然感到左腿后部被击中,他意识到,子弹不是从前方打来的,后方有敌人,带着剧烈的伤痛,手端机枪回转身体看到3个南朝鲜士兵,正在鼓捣枪,是缺子弹还是枪出故障了,他顾不得多想,哒哒哒一梭子子弹射出,3个人应声而倒。击发后他也瘫倒在地,四川籍小战士吴文祥跑过来背起他朝安全地带转移。团部对张树义负伤的消息高度重视,派出四人担架队运送他,经过数个转运站,昼伏夜行,历时二十多天终于抵达平壤65军战地医院,医生初步方案是截肢,他再三央求医生:“千万不要给我截肢,留下我的腿还要打美国鬼子。”经医生进一步诊断改为手术治疗。他在平壤度过了伤后的一个多月,1952年11月,部队安排他回国疗养。

    张树义伤残回到自己的故乡——丰宁满族自治县王营乡门营村,先后当了村干部、民兵连长,一干就是几十年。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向组织伸手,一心为民,两袖清风。“功劳不说没不了,错误不说不得了。”已成为他教育儿孙自警、自强、自励的口头禅,大儿子受父亲的影响,报国参军返乡立业,儿孙满堂四代30多人的大家庭,有的在外工作,有的在家务农,家庭和睦,其乐融融。

    张树义于86岁和88岁两次自愿自费到张家口宣化65军驻地为官兵作报告,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教,激励教育官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传统,砥砺前行。他的举动引起部队官兵强烈反响,并赠予他一面“战斗英雄,精神永驻”的锦旗。这面红色锦旗也激励张树义及其家人不忘历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党爱国,2020年武汉发生冠状肺炎,他主动捐助资金1000元,表示爱国之心。

    高耸连绵的群山,松林似海,蓝天如镜。2019年政府扶助2.8万元危房改造资金,不足部分自主筹集,改建成红砖瓦新居,院中旗杆上仍然高高飘扬着五星红旗,每天清晨他都要仰望国旗,敬一个标准的军礼,这成为他六十年来雷打不动的生活准则,让祖国永远在他的心中。在此祝愿受人尊重敬仰的抗美援朝功臣张树义同志健康长寿,寿比南山!诚愿这位功臣的精神在子孙后代永远传承!

青山默默仍巍然

作者简介:李向锋男55岁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中学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丰宁满族自治县作家协会会员。数十年勤于笔耕,流连于山光水色,徜徉于文字之间。耕耘心田数亩,三味书屋秉烛。思想的清泉奔腾于笔尖,宣泄在纸端。有百余篇诗歌散文,通讯报道见诸于国家省市级报纸诗刊杂志。自己的练笔以及指导的学生的习作多篇在全国性作文刊物《作文》发表。爱摄影,喜运动。闲暇之余热心于公益事业,倾情于老兵,寒门学子,残障人士,数年来协调社会资源,为特殊群体竭尽绵薄之力。愿以自己的星星之火点燃他人心之灯塔。qq1452731202

上一篇:又是一年清明时 下一篇:偶感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