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传说差异

时间:2022-11-06   作者:逸鸿 录入:逸鸿 文集:书谷跫音 浏览量:64 下载

——读《古小说选》之五

读书是知识的积累。在这种积累过程中,看到与先前知识相左的内容,就会产生疑惑,不免寻根问底一番。或释然而解,或不得真要,这也许就是思索的快乐和思考的痛苦。在阅读此书时,有两个著名的传说人物,给人留下了悬念。一个是木兰,一个是香妃。

最早接触木兰是在初中课本,一首《木兰辞》朗朗上口,木兰鲜活的形象记忆犹新,并且得知这是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此诗与南朝民歌中的《孔雀东南飞》合称长篇叙事诗双壁。后来在电影《红色娘子军》中的连歌“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更得到木兰姓花的确认。可是在此书《木兰将军》一章中,开始就明确说明木兰“隋炀帝时人,姓魏氏”,朝代变了,由北魏改到隋末,姓氏变了,由姓花变为姓魏。替父从军,征战十二年,凯旋回朝,拒封朝官,回乡省亲,换回女装,惊骇于世,都为存在。但令人惊异的是,在《木兰辞》结尾“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后发生了使人不知所措并难以接受的结果:此事上奏朝廷,木兰被招赴皇城。隋炀帝正沉湎于酒色,欲将木兰收留宫中。木兰回答:“总来没有朝臣嫁给君王的规矩。”以死誓拒,迫不已,遂自尽。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当地人为她立庙,每年四月八日祭奠,据说那一天是她的生日。

怎么会是这样?是作者想成全木兰“生当人杰,死为鬼雄”的名望?还是欲揭露隋炀帝的荒淫无耻?抑或这就是事实本身?不得而知。人们对木兰的结局研究似乎不多,大都沉浸在《木兰辞》的文学形式的美好描述中。这篇作品却好像讲了另一个故事。

《木兰将军》的原作出自明人笔记《涌幢小品》,作者朱国桢(1558-1632),浙江吴兴(今湖州南浔)人。明朝万历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据资料悉,这部书有些考证,有一定历史资料价值,至于现在的读者是否相信,另当别论了。以笔者见,其实木兰姓花还是姓魏,并不重要,她最后的结局倒是更值得人们关心,譬如,木兰已经辞封归家了,为什么当权者要追封她一个“孝烈将军”的谥号呢?

 

书中最后一篇是《回部香妃》,说的是新疆回部酋长霍集占的王妃,回部叛乱,霍集占被清廷诛杀,将军兆惠将香妃生擒送与乾隆。但香妃心怀“国破家亡,情愿一死”之志,始终不从乾隆,最后被太后赐死。死后,乾隆伤心不已,以妃礼厚葬。

此篇录自《清朝野史大观  清宫遗闻》。据有关此书介绍,关于清代帝王、名臣生平事迹及重大政治事件,此书一般只记述不见诸正史或正史记载甚略的内容。使读者在大大扩展文史视野的同时,获得清新生动的历史感受。书中一些生动有趣的记载,近年来被广泛作为小说或影视作品的素材。至于香妃到底怎么回事,倒真假莫辨了。

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历代诗词名句辞典》中,专门收录这么一首诗:

边塞男儿重武功,

  剑光如电气如虹;

  人生自古谁无死?

  马革裹尸是英雄!

作者:沙天香,明末,西藏人,回将霍集占之妻,身体有异香。曾力促霍拥兵自立,建立巴图汉王国。清兵来攻时,她亲自上阵,助夫击剑力战,并作此诗以鼓舞士气。后来兵败被俘,死于北京。沙天香即香妃。

查网上有关资料,在乾隆皇帝的40多个后妃中,有一位维吾尔族女子,原名叫伊帕尔汗,据说伊帕尔汗身上总有一股浓郁的沙枣花香,所以被称为香妃。其实香妃是否遍体生香,根本无从考证。但乾隆帝只有一个维吾尔族妃子却是史实,她就是容妃。此妃27岁入宫,深得乾隆宠爱,据清史记载,她在宫中生活了28年,55岁时病逝,葬于河北清东陵裕妃园寝内,新疆喀什市东郊5公里处的浩罕村有一座香妃墓,传说香妃的兄长用了三年半时间,从北京带回的遗物,葬在陵殿的东北角,所以香妃墓内存放的是香妃的衣冠。

从我们看到的关于香妃的资料和传说,香妃完全是两个人,一个是豪气干云坚贞不屈的香妃,一个是受天子宠信安享荣华富贵的香妃;一个是俘虏,一个是联姻。对于后者如有确凿史料记载,无须怀疑,对于前者倒是“莫须有”了,但是那《战歌》的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沙天香是谁?我怀疑还有一个人,一个被软禁而被杀的女俘虏,不幸的是,因为她被皇帝看中而未得手,却也被称作了“香妃”。长期的传统观念使人们以为,女人只要与皇帝沾边,用妃、后之类来称呼就是尊崇,其实,对于那个不在此意的女子来说,妃、后的称呼不值一文。后人更看重创作《战歌》的女英雄沙天香,妃子麽,不过是后宫中的一个佳丽罢了。 

古人的书,看起来吃力,说是文学,又像历史,说是历史,又像传说。但笔者以为,野史也是史,也是历史的一个侧面。由于种种社会原因,历史记载和叙述常常被干扰破坏,正史也有被篡改、歪曲、掩盖或夸大的时候,这个时候能读一些野史将是有益于认识历史的。远的不说,抗日战争的很多描述,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的描述几乎全被颠倒了,对于三十多年前的“文化大革命”现在的年轻人只知道概念,而亲历者的民间故事才见其生动和真实。

《论语》中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先学习一切,相信一切,再怀疑一切,最后认识一切。现代名谚:什么都是可能的。所以看看古代的东西,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大漠望尽天涯路 下一篇:小城之秋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