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读《中西500年比较》随感

时间:2022-11-23   作者:逸鸿 录入:逸鸿 文集:书谷跫音 浏览量:211 下载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在苦难中挣扎忍受,在斗争中探索前行,终于走到了被西方认为“有威胁”的今天。除了一代又一代人们在实践当中前赴后继的拼搏,其思想上对真理的求索则是最为重要的。中国是个历史文化丰富而悠久的国家,但是在百多年来,中国的那些丰富的文化抵御不了西方强大的侵略攻势,以至于沦落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于是,人们在严酷的现实中,开始睁眼看世界,开始反思,开始学会比较。

如何比较?撇开那些妄自尊大的民族虚荣心,真正要改变现状的比较就是以人之长比己之短。西方比我们强大,又与我们存在着利害关系,人们的视线不得不首先投向西方,从彼此的差距中找出现实和历史的原因。

其实,在100多年前,天朝就已经开始有了不少各种类型的西方学习和实践者,他们试图以他国的利器来改变社会或自身的现状,并使之成为风行一时而轰轰烈烈的震撼运动,譬如天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辛亥革命、共产运动等等。这些运动有成功有失败,但重要的是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进步。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时期,一批学者用比较翔实的历史资料系统地编纂了这本《中西500年比较》,让国人明白我中华民族从哪里衰败又从哪里崛起,探索其历史原因,极为难能可贵。

此书洋洋75.7万字,纵述中西方500年的重大历史,分时间段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给人明晰的概念并由此得出发人深思的结论。以笔者所见,上卷是写的最好的,从16世纪开始,描绘出中西那时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是发展却是不同的。皇权和王权、重农抑商和重商主义、拓海与禁海等等理念和国策的差异使中西的距离逐步拉开……

该书中卷和下卷描述的是1840年至今的中西历史的过程和变迁,很多地方是客观的,对西方世界的发展、进步和危机,特别是对中国历史上排外与媚外、大跃进、法制、文革、开放与封闭、政治体制等问题都有精当的叙述和分析,令人收获匪浅。但是该书对二战、朝鲜战争、人权问题等却有不少有违历史和偏颇的地方。譬如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朝鲜战争是“美国最后选定了在朝鲜这个方向挑起美中武装较量”,把人权图解为生存权与发展权等等。对于一些敏感的历史话题未敢涉及,如对毛泽东的评价、对苏联和东欧的剧变……不过,这本书成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当时的情况下,有些分析和评论已经算是很大胆了,作者们能够做到这一步,也是不容易的。直到今天,出版和言论虽打破了不少禁锢,也并不是完全能够文责自负,畅所欲言的。况且,二十多年来,又有不少未知的历史在解密,人们的观念进一步解放,对历史有更多的理解。笔者个人认为,作为一部大部头著作,与历史上一些出版物相比,此书仍不失为一本较好的参考书,因为编纂者的出发点是无可非议的。

商品、技术、制度等通过比较,可知优劣,历史通过比较,可探求国家民族存在差距的原因。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西方在近500年来走在世界的前面,除了他们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实践之外,与它在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是分不开的,现代绝大多数学科和学说都出自那曾经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甚至包括马克思主义学说等等,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西方为我们提供的各种社会经验和教训。只有当我们的现代历史证明我们不仅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走到了世界的前列,那么历史的比较将会赋予新的意义。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静待春归 下一篇:初访鄂尔多斯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