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纪年:致敬93岁的母亲
——致敬93岁的母亲
我见过许多"伟大"的标签,却从未见过如母亲这般,将"伟大"二字写得如此朴素。她生于鲁西北的黄土,九十三载光阴未曾消磨她眼中的清明,倒像是把土地的厚重都沉淀在了骨血里。
母亲从县城回乡,邻人道:"快去看看老嫂子吧,她可精可精的了。"母亲闻言便笑,皱纹里漾着麦浪:"年轻时以实在出名,如今倒成了精怪?"这话颇有些《庄子》里"材与不材"的况味。她的实在,是那种能让麦穗低头的实在。
记忆里的母亲总在劳作。春种时,她弯腰的弧度与犁铧保持着惊人的一致;麦收时,她的手掌能同时握住三束麦秆。某年大旱,我看见她半夜蹲在田埂上,月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株倔强的老枣树。次日清晨,她竟从十里外的河沟挑回两桶水,浇在快要枯死的棉苗根上——那水桶的吱呀声,至今还在我耳畔作响。
她的善良带着泥土的香醇。三年饥馑时,家里仅有的几个菜叶窝头,她分了一半给孩子多的邻人。那人跪着道谢,母亲却摆手:说都会遇到难处。这话比任何圣贤语录都更教我懂得何为慈悲。后来我才明白,她的善良从来不是施舍,而是将心比心。
如今我退休闲居,常想起母亲舀水的姿势。她总要先在桶边顿一下,让浑水沉淀,再轻轻舀取上层清水。这动作里藏着大智慧:人生诸多烦扰,不也当如此沉淀?于是我也学着在晨光里淘米,在暮色中读书,给孩子们讲那些母亲说过的老故事。有时写着字,忽然觉得笔下有风——那是从鲁西北平原吹来的风,带着母亲的呼吸。
前日归乡,见母亲坐着洗衣服。九十三岁的老人,依然那么矍铄。阳光透过叶隙,在她身上洒下铜钱般的光斑,恍若一尊活的土地神像。我忽然懂得:所谓力量源泉,原不过是这样日复一日的坚韧,像她手下的衣物,一件件,排成生命的阵仗。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 作品排行榜
- 浏览:8972 准媳妇
- 浏览:7868 祖孙情
- 浏览:7364 战将观后感(一)旋风司
- 浏览:6189 《农民工》接龙
- 浏览:5576 好事近
- 浏览:5551 “句町”读音辨析
- 浏览:5096 效率才是第一生产力
- 浏览:4825 生活中的辩证法(随笔)
- 浏览:4656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观后感
- 浏览:3800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