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藏羚羊跪拜》赏析

时间:2018-05-26   作者:路漫漫 录入:路漫漫  浏览量:1716 下载 入选文集

不久前,我读到了王宗仁写的一篇题为 《藏羚羊跪拜》 的散文。散文作者描写的那只藏羚羊的深深一跪,如同人类的母爱,深深地感染了我。我觉得,这篇散文之所以能深深地感染读者,是因为它的思想内涵是通过优美的表现手法沁入读者心脾的。

本文首段的一句话 “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让读者也不由自主地想知道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 “那时候, 枪杀、 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 ” 作者接下来便表明了本文的主题思想—— — 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迫切性: “就是在今天,可可西里的枪声仍然带着罪恶的余音低廻在自然保护区巡视卫士们的脚印难以到达的角落。当年举目可见的藏羚羊、 野马、 野驴、 雪鸡、 黄羊等, 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在上述背景下, 故事的主角 “老猎人” 出现了。作者对老猎人的外貌特征和狩猎活动描写得十分形象和简洁明快: “肩披长发, 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筒藏靴”,“磨得油光闪亮的杈子枪斜挂在他身上, 身后的两头藏牦牛驮着沉甸甸的各种猎物”。“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 朝别藏北雪, 夜宿江河源, 饿时大火煮黄羊肉, 渴时喝碗冰雪水。寥寥几笔就让读者如同面见其人、 身临其境。 

接着,作者又这样描写老猎人善良的内心世界:卖猎物得来的一笔钱“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那些磕长头去拉萨朝觐的藏家人心甘情愿地走一条布满艰难和险情的漫漫长路。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在讲述老猎人遇到藏羚羊时, 作者描绘了这样一幅催人泪下的画面: 藏羚羊为保护她的胎儿而下跪、 流泪求饶, 甚至在枪声响起栽倒在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 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同时又描写了老猎人当时相互矛盾的的思想动态:见到藏羚羊下跪时“心头一软, 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 但终究 “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怜悯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这两句正好进一步体现了在这一段开头所写的“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 而且,只有写了后一句, 才能有“枪声响起”和接着发生的一系列情节。开枪杀死藏羚羊之后,老猎人因为“眼前总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夜里躺在地铺上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所以“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从而为后面的描写埋下了伏笔:第二天,“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 静静卧着一只小羚羊,它已经成型,自然是死了。”在交代了这些情节之后, 作者才画龙点睛地指出:“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并由此动情地发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呼吁。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不仅需要晓之以理,并且是需要动之以情的。老猎人显然是因为动了情才发生转变的。在这里,作者人格化地称呼小藏羚羊为“没有出世的孩子”, 反映出老猎人当时的心态:他将已在腹中成型的小藏羚羊比做人类的胎儿; 悔恨他那一枪同时杀死了跪拜的慈母和她心爱的胎儿。他醒悟到,动物也和人类一样, 慈母对孩子的疼爱是一种天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原本没有功利目的。

在交代故事的结局时,作者不是抽象地叙述老猎人从此停止狩猎,而是采用了形象描写的手法:“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从此,这位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综合以上各段, 我觉得本文结构严谨而自然,文笔朴素而优美,读了让人觉得 “缘溪信步,误入桃源,不仅晓得了道理,而且还为之动情,情不自禁地和作者发生了共鸣。因而,它是我十分喜爱的少数散文之一。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