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随礼”随想

时间:2021-03-02   作者:老溪 录入:老溪 文集:老溪笔谈 浏览量:157 下载

记得三十多年前,结婚的人家发出邀请,同事或朋友们买一对保温瓶,写上一连串的名字塞在里面,就可以心情坦然地去“上礼”赴宴了。如果一个人出到五元钱就已经很阔绰,表示关系非同一般。想起来那时办喜事的一方似乎并不计较礼的厚薄,只要有“礼”就行,即使无“礼”也欢迎“捧场”,照样喝酒吃饭——当然很少有白吃白喝的。那时凡能张罗起来的人家,办喜事总要请请客的,而且是实实在在的请客。一场喜事办下来,东家总要破费一些。所以结婚前要尽量准备充足的钱才能应付。那时提倡的“婚事简办”,反对大操大办,大概就是针对这种破费而来的。

我不是怀旧,但今天确实大不相同了。这不同不只是体现在婚礼的排场和礼价的增长上,还在于双方请与被请的关系上有些说不清。通常是办喜事的一方不仅不用破费,还要挣钱。有点权势的或款爷这一类人家自不必说,就是寻常百姓家,办一场喜事也要剩几千甚至几万。剩钱的多少基本上是同身份的高低和富有的程度成正比的。但东家却仍然要说:“我家什么什么事,请你到时去喝酒。”正应了那句话:“我请客,你掏钱”。

结婚请客,赴席上礼,这都是人之常情,无须非议;今天的五百块钱相当于过去的五块钱,也可以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大的提高。但像我这样的工薪阶层还是有一种跟不上形式的感觉——礼价的上涨比工资的上涨快得多。这类礼节性的应酬实在已经成了生活中一个不小的负担,如果一个月有四五次这样的事,全月的工资就差不多都用来喝喜酒了,有人还直接称这是“高价酒”。有时不得不采取逃避的策略,当得知某人(一般关系)或其亲属要在最近某日有什么喜事,便躲着几日不和他见面,使他没有机会当面提起邀请。事后再煞有介事地厚着脸皮说:“你看,这事怎么不告诉我一声呢?”以推却未去喝喜酒的责任,并保持较为浑和的关系。

如果能够礼尚往来,今天你有借口,明天我也有机会,这笔帐还有个算头,就怕有去无来,只能是“肉包子打狗”。

也许人们发现了“请客喝酒”是一种十分体面而又毫无风险的创收手段,所以请客的理由是越来越多了,比如生日、乔迁、工作调动、开业典礼等等都要请客。单是在孩子身上就有满月、百天、抓周、几岁生日、上大学、结婚、生孩子等多次开发的机会。客是来得越多越好,只要是能说上话的都要热情邀请。所以我常常会因为有人突然请我喝酒而感到心惊肉跳,那种感觉很象鲁迅先生说的:“平素不大交往的人,忽而寄给我一个红帖子,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完婚’,‘敬请观礼’,或‘阖第光临’这些含有‘阴险的暗示’的句子,使我不花钱便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

若说结婚办喜事是为了挣钱,未免有些不近情理,关系非常拿出几千几万来也是个人愿意,别人无权议论。然而让囊中并不丰厚的平民百姓也来顺应这种潮流,确实有点强人所难。礼价的上长是那些“先富起来的人”推动的结果,所以我想,尚未富到可以挥金如土的人们,能不能不去和他们攀比呢?

也许办喜事的人家并不计较礼的多少,你就拿个三十五十的东家也不会拒收,而且足够吃喝,不会赚东家的便宜。但想到要写上礼单,这就显得小气,似乎丢了面子。中国人是最讲面子的,即使是瘦驴拉硬屎,也要挺着。

我想,在“随礼”这件事上,还是要摸摸自己的口袋。我们确实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凡事都要大操大办,大吃大喝的风俗,但从个人利益考虑,总不能为了面子而去借钱随礼吧?何况“没钱便没面子”似乎也有悖于我们所倡导的精神文明。关系好坏不在这一时一事,相处的日子长着呢。能在需要的时候互相帮助一把,那才是真情义,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