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少儿不宜”什么什么

时间:2021-03-01   作者:老溪 录入:老溪 文集:老溪笔谈 浏览量:407 下载

中国人很重视孩子的培养和成长,可能对孩子产生不好影响的东西就不让孩子看,因此有很多的“少儿不宜”。小时候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少不看《西游》,老不看《三国》”。但《西游记》我还是看了,好像没有带来什么坏影响。我就想,为什么“少不看《西游》”呢?从大人平时对孩子的要求里琢磨出,大概是因为《西游记》里有个孙悟空,争强好胜不安分,连玉皇大帝也不放在眼里,不能让孩子学成这样。而“老不看《三国》”,听过大人的解释,那是因为《三国演义》是写智谋的。老人生活经历已经很丰富,心眼够多了,再看《三国演义》,就会更加“老奸巨滑”,总想着怎么琢磨人,算计人,所以不好。

  后来我又听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少不看《西厢》,老不看《三国》”;一种是“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随着年龄变大,《西厢》、《水浒》、《三国》这些书都看了,明白了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不让孩子看《西厢》和《水浒》都有道理。因为《西厢》是写男女恋情甚至男女偷情的,纯属于“少儿不宜”;《水浒》是写造反和社会暴力的,也不能让孩子学。

  可是中国人里不安分的,偷情的,造反的,暴力的却始终没有绝迹。不知道这是因为没有管住孩子,看了“不宜”的东西,还是因为中国人的本性里就有这些潜在因素,不看这些东西也会做出这些事来。

  《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在最初生下来,都是善良的,纯洁的,本性大都一样,是由于后来的生活、习惯和环境不同,才让人逐渐有了差别,有了分野。所以,就特别强调后天的教育,“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应该承认,中国人对孩子的成长不仅有高度的重视,而且有深刻的体会、精致的研究和周到的做法。然而也“教”了,也“专”了,也“严”了,结果却总不理想,怎么回事呢?看来是在选择教材上一直没弄明白。

  中国人里各种不良的习惯和行为实在不少,而且越是教育人不要做的,越是有人去做。逆反成了教育的一个无法摆脱的后遗症。比如政治课,我不知道别的国家有没有这个学科,但我敢肯定,任何国家的教育中都没有中国对政治的教育那么重视,但中国的学生除了会喊几句口号,答几道试卷上的题,别的好像都不懂,也不关心。我就解不开这个结:究竟是有教育好还是没教育好?

  就想到我们的教育其实都是一厢情愿的。不想让孩子学坏,就不让孩子知道和接触坏的事情;想让孩子学好,就反复地讲述贞洁善良的故事,拼命地向孩子灌输做好事的道理。道理孩子都懂了,可就是不愿意去做。这是怎么回事?因为和现实有隔阂。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始终没有解决孩子的成长问题,我们看不到现实中有多少教育留下的影子。孩子学的和见到的不一样,渐渐地就对教育失去了信任,甚至反感了。

  然而,这个和书上讲的道理不一样的现实,又是怎么来的?是没有教育的结果还是教育失败的产物?

  所以,要想让孩子按照教育的意愿成长,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让全社会都承担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在对孩子进行“做好事”教育的同时,也进行“不做坏事”的教育。让全社会承担教育的责任,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这就不单单是学校的事了。要对孩子进行“不做坏事”的教育,就要让孩子接触坏事,看到坏事,不要制定许多“儿童不宜”。你反对孩子搞对象,可是孩子长大了,性成熟了,就会关注异性,你能阻止得了吗?所以,教育要研究人性,要符合人的成长规律。以为单纯让孩子远离邪恶,孩子就不学坏了,那就是一厢情愿,教育必然失败。这样的教育不仅没有积极效果,还会有副作用,因为它加强了孩子对邪恶事物的好奇心,也让孩子丧失了对邪恶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随礼”随想 下一篇:专业什么什么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