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水陆庵
水陆庵,名声在外,久已闻之。今天的脚步,再次踏入这方神圣,往昔与今朝的感触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曲独特的心之乐章。
水陆庵,宛如岁月的隐者,在时光长河里,守望着历史的风雨,静候我们的到来。今天重游,岁月已在我心间刻下纹路。庵门依旧,斑驳的痕迹,是时光的吻痕。踏入其中,往昔与今朝碰撞,回忆如潮水般翻涌。这里,泥塑艺术惊四座,栩栩如生宛若真。壁间罗汉展神韵,殿内观音渡慈心。
水陆庵,又名蓝渚庵,是皇家寺院悟真寺其中的一部分,地处西安东南40公里、蓝田县城东10公里,紧邻312国道与关中环线,位于普化镇河湾口村。它南依秦岭,北临灞河,座落于蓝水的河心岛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历史文化渊远流长,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陆庵,为六朝名刹,庵内有古代彩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宝库,其彩色泥塑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被誉为“中国的第二个敦煌”。
隋唐时,水陆庵本是悟真寺内的水陆殿,是当时举行“水陆大斋”“水陆道场”的重要场所。它三面环水,形似孤岛,帝有青山耸立,周有河水环流,故称水陆庵。
水陆庵,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筑,前有5间山门,南北两边各有厢房13间,院中有3间中殿,西有5间大殿,是一座完整的佛家寺院,整个院落显得清幽古朴。彩色泥质壁塑是水陆庵的精华所在。
水陆庵,创建于隋开皇年间(公元581年-公元600年)。由唐朝开国元勋尉迟敬德奉旨修建,由唐朝最著名的雕塑家杨惠之到水陆庵雕塑神像。当时这里佛寺林立,香火旺盛,最多有1000僧众。
唐末因战乱,诸寺遭兵燹,寺院渐趋荒芜。明代,秦藩王朱怀埢喜爱这里的山水,奉水陆殿为家祠佛堂,于嘉靖四十二年动工,大兴土木,重修庙宇,至隆庆元年竣工,历时5年,重修壁塑并保存至今。
水陆庵现存3700余尊壁塑、是我国目前保存较完整、雕塑密度最大的泥质类文物实体。它将释迦八像、五百罗汉过海等佛传故事与中国的儒道文有机结合,构成壁塑主体,被喻为“壁塑瑰宝”。将悬雕、圆雕、浮雕、镂刻等艺术手法融为一体、点泥成金、巧夺天工。整个壁塑群构思精深,布局严谨,雕刻细腻,气势宏大,是我国古代壁塑类文化遗产中一座不朽的艺术殿堂。
水陆庵景点颇具传奇色彩,以三大奇趣闻名于世:一是称庵而从未居住过尼姑;二是面带胡须男性观音的神秘形象;三是儒佛道合聚一堂,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真可谓:有形壁塑大世界,无声殿内故事多。千百年来,水陆庵以神奇的文化魅力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和中外游客,成为享誉中外的关中文化旅游胜地。
伫立在壁塑前,我凝视着每一尊造像,都像是打开的历史书卷。那慈悲的眼眸,洞悉着人间的悲欢;那灵动的姿态,演绎着岁月的传奇。曾经只觉精美,如今却在那眉眼间,看到了众生的苦难与希望,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如磐石般坚定,如月光般温柔。
重游水陆庵,再次端详那些壁塑,心中的震撼丝毫未减,反而多了几分更深层次的理解。那些栩栩如生的塑像,不仅仅是艺术的杰作,更是历史与文化的沉淀。它们见证了朝代的更迭、岁月的变迁,承载着无数人的信仰与寄托。
清风徐来,带着历史的余韵,轻轻抚过。漫步在庭院,心中满是宁静。这里,是喧嚣尘世的避风港,是灵魂的栖息地。重游水陆庵,是与过去的自己对话,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寻生命的坐标。
当我转身离开时,快到中午时刻,暖阳高照,洒在身上,感到热乎乎的。我知道,这一次重游,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故地重游,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水陆庵的一切,都将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生命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2025.4.15)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 作品排行榜
- 浏览:8937 准媳妇
- 浏览:7865 祖孙情
- 浏览:7358 战将观后感(一)旋风司
- 浏览:6185 《农民工》接龙
- 浏览:5570 好事近
- 浏览:5457 “句町”读音辨析
- 浏览:5091 效率才是第一生产力
- 浏览:4820 生活中的辩证法(随笔)
- 浏览:4650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观后感
- 浏览:3792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