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双海就是七妹家

时间:2016-10-27   作者:何美岚 录入:何美岚  浏览量:758 下载 入选文集

    位于盘县东南50多公理的竹海镇,是一个双海(树海,竹海)覆盖面积最大的乡镇。接近老厂附近几个居委,村庄,纵横十数公理的地方,除了房屋和公路之外,都是树的天下,竹的海洋。

    特别是‘七姊妹’林场,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七姊妹’无限奇妙的优美景像。无数条沥青路蜿蜒穿梭在幽深的峡谷与山梁上,周围群峰林立,每座山峰各展雄姿。到处林木葱郁,各种花卉争奇斗艳,云海迷茫。此地是中外久负盛名的游览竹乡和避暑圣地。当你漫步在这美丽的竹海之中时,你就会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当勤劳的小蜜蜂穿行在你周围花丛里时,一股清香迎面扑来,让你陶醉;每当好客的斑鸠把杜鹃,黄丽和竹鸡请来为你歌唱时,你会觉得人与自然是多么的亲热与和谐。此时你会飘飘然犹如置身于仙都琼景。因为到处是树的世界,鸟的天堂,竹的海洋。当你站在峰顶眺望时,那种神奇般的瞬息万变的云雾,真是奇妙至极。开初还缭绕在山腰的白云眨眼间就变成了弥漫在身边的迷雾。雾浓时,像帷幕遮住了山川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群川披上一层妩媚的外衣。满山的春花秋果,仿佛是美女身上的金钗玉簪。那涓涓细流,分布在岭与岭的山谷之中。一条奇特的清泉从分水岭冒出,清泉一分为二,一半向东,经过老厂箐口,大嘎河,至地瓜坡又转身向南,流经下厂河,鉄厂,黄家桥,为民浇灌田地,造福一方。另一半经过小坝田,玛依,落喜河,发赖,到陇家桥。为一乡人发电照明。它们绕了50多公理又在五嘎冲重逢。

    话又说回来,当你走进‘七姊妹’遮日的大森林时,即使是盛夏季节,仍感到山高天寒,遍体生凉。当年有位堪探队员留下一首绝妙的对联:“琼浆玉台梳妆处,便是七女洗浴池。”是的,这副对联正是‘七姊妹’传奇故事的真实写照。

    传说很久很以前,玉皇大帝的七个女儿喜欢云游四海。某一年的夏天,七姊妹来到这里见到此山里有一口清泉,就常来洗澡。事后被父皇知道了,便罚她们到凡间永不归仙,从此这里就叫七姊妹山。一晃数万年,‘七姊妹’来到人间,无怨无悔。每逢春天来临,姊妹们就梳妆打扮,插花绣朵,个个都是奇装异服,艳丽迷人,给竹海镇争光添彩,造福黎民。

    如今,七姊妹林场更是闻名海内外的浏览胜景。宽阔的公路和公路两边的绿荫就像给七妹腰间系上镶有花环的彩带。‘七姊妹’哪个都不甘落后啊呀!请看,大姐头顶移动台,把信号传递四面八方。二姐把守联通台,微波射向三沟五岭。四姐爱好擦胭抹粉,后园尽是奇花异草。五姐待人热情,门前开家酒店,过往游客,驻足乘凉,喝碗米酒,泡杯香茶,游人们其乐无穷。七妹乐善好施,顶上有座竹海寺。想知到竹海寺吗?让我来告诉你吧:你只要走近三叉路口,进入你视线的是四根五米多高的本体石柱立的牌坊,上书《竹海寺》。左边是一栋古型的又符合寺庙风格的宝塔式亲房,门,窗才是经过技艺超群的雕刻家把翠竹形象嵌入原木板内,右边有一幢亲式洋房。进入牌坊内,宽阔的公路两边用鹅卵石铺成一首诗:“古佛堂前风扫地,高山顶上月为灯。”路两边都铺满了鹅卵石,同样的石子,只是变换一下形状,诗就隐藏在其中,粗心的游客难以辩认。再往上走,请不要忙进大门,白灰墙上展现出三副弥勒佛及其他佛祖的画像,那悠闲自若,笑脸相迎的大肚佛显示了画家的绝作。你慢慢品尝,仔细斟酌的话,其实古佛不在墙上,而在画家的心里。侧身上了70度石梯栅门顶端也有竹海寺字样。进了大门,‘大雄宝殿’ ‘观音殿’以及紫竹林中的观音画像映入眼帘,两边的钟楼更为可观,每栋屋檐及房顶都是老板跑遍大江南北模仿大型寺院的构造而改修的。所以贵客们到此一游就有一种到了峨眉和少林之感。远方的朋友你也许真的不知道,七姊妹不有无数诱人的痴情故事和很多迷人的风采让你陶醉,让你流连忘返啊! 曰:

老厂七妹本为仙,

叛逆父皇到人间。

为羡竹海风景秀,

万年不悔护青山。

2016年7月 安珍龙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夜雨小酌 下一篇:神奇的老鹰山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