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矗立在大山深处的古民居群落

时间:2017-03-22   作者:夷陵老彭 录入:夷陵老彭  浏览量:848 下载 入选文集

    矗立在大山深处的古民居群落

    南边,一个鲜为人知的自然小山村,位于长江支流黄柏河西支左岸,宜昌市夷陵区黄花场镇张家口村。因为这里镶嵌一定规模的古民居群落,被列入宜昌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边的由来,一说是清朝皇帝曾赐民居主人一楠木匾,后人取谐音而名;一说这里处于大良山断崖的南边而得名。

    与南边的名字传说一样,这里沉淀着深深浅浅的如烟往事。

 

    厚重的历史记忆

    走进南边古民居,从大的方位看,南边不是想象中的“风水宝地”,这里不靠水,也没有茂密的森林,甚至土地也很贫瘠,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地区。

    然而,就在山麓通向山顶的半山坡上,十几栋白墙青瓦的古民居格外耀眼,与周边的民居形成强烈反差。

    南边古民居不像徽州古民居那样,呈片状或带状建筑,形成一座城池或一条街道。而是呈点状散落在山坡上又相对集中,这些建筑或大或小,或左或右,或前或后,形成鄂西山区特有的建筑形态。

    南边古民居始建于何时?建筑物旁边有一堰沟,堰沟旁边有一石碑,石碑上刻有碑文,从碑文推断,南边古民居始于清嘉庆6年(1801年),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前后建了五、六十年,目前保留下来的是清咸丰年间(1851-1861)的建筑。

    在众多古建筑中,称得上历史悠久、器宇轩昂的当属“老号”和“宝和”两栋建筑。它们都是易姓的家园。主人分别是易国学、易国簧兄弟。因易国学勤读诗书,易国簧操练武艺,有“文痒生”和“武痒生”之称。

    解读“老号”,装饰考究,雄伟壮丽是它的形容,这座拥有占地665.3平方米建筑面积965.3平方米6开间大小两进13个天井房间60余间的大瓦屋,建有高大的门楼和院墙,表明易国学及后辈出身显赫,财斗四方。

    易国学是谁?从哪里来?后代们去向何处?发生了什么故事?对于每一个到过“老号”的人来说,都想揭开这个迷。

    据《易氏族谱》载,易氏祖辈始自山西太原郡,相传是周文王十三子雍伯之后,春秋时食采于易因而受姓。战国时散居天下,到了唐代,易氏部分后裔由太原迁至星沙(今长沙),宋高宗时,易亮公由星沙迁峡州(今宜昌),成为宜昌易氏家族的始祖。而因世乱避于大山深处的一脉戴圣公,来到南边男耕女织,薪火相传,从此南边易氏家族起根发脉。

    易国学秉承 “勤俭忍让,忠厚传家” 家训,培养了儿子易起伦(1802-1854),为东湖县太学生,号称“大夫门第”,易起伦生有二子,长子贤典(1824-1904),次子贤漠(1829-1907学有所成,比翼双飞,官至五品。后来,贤典贤漠“解甲归田”,告老还乡,荣归故里,发展家业。

   “老号”和“宝和”处于坎上坎下,相距200米。

    现在文痒生和武痒生后代们已不再是“老号”和“宝和”的主人。众所周知的原因,取而代之的是在旧社会的长工,佣人和无房的贫雇农,现在已有16户40多人居住。他们当中,也不乏有易姓家族。

    南边古民居的后代们都走出去了,他们在远离故土的地方,同样也演绎人生的酸甜苦辣。易德榜,宣统三年(1911)毕业于日本某大学法科,曾任夏口地方法院推事。易楷(1905-1985),号粹然,1925年考入国立北京大学,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先后在湖北实验中学等任教。易鹏(1922-1994),中共党员,1944年考入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毕业后一度从事教育工作,后调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富拉尔基重机厂工作。

 

    典藏的建筑艺术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徜徉在南边古民居各建筑之间,建筑布局之精巧,建筑造型之精致,建筑色彩之精美,无不冲击着我们的视觉,享受着无限的建筑艺术盛宴。同时,也无对过去工匠们的智慧和水平所折服。

    南边古民居群,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依坡面等高线而建,呈一字排开,因地制宜,随行就势,充分强调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当然,也是山区多为丘地,平地少的天然制约而成。

    总的来看,南边古民居属于徽派建筑,但它的布局、造型、色彩等都有一定的改良,成为鲜明的峡江风格,其基本特征是追求以天井为中心、中轴对称的内部结构与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外在形式的完美结合。这种风格现在叫峡江风格,可概括为“粉墙黛瓦马头墙,飞檐对门木格窗”。

    从外部造型看,大门和马头墙是南边古民居的着力之处,也是突出视点。大门装饰富丽华贵,处于中间位置。大门又叫门楼,有的采用门罩式大门,有的采用八字门楼,即向内凹进,称之“卧槽”。大门上顶雕梁画栋,翘首飞檐,精巧别致。大门门框采用青石打磨,门槛较高,两侧有一对雕花石鼓。

    马头墙是南边古建筑突出的外部建筑,使古民居显得高大雄伟。马头墙初为防火实用,但客观上却产生了意外的美感。加上白色的粉墙,突出的线条,造就了跌宕起伏、交错渐变的强烈节凑感。

    南边古民居的内在结构讲究中轴对称,一般以天井为中心。围绕天井,前为厅后为堂,周边是宽敞的回廊,堂屋与厅屋的连接独具匠心,用雕花屏风隔断,平时不打开,如需打开厅堂则连成一体。天井两侧各有三间厢房。天井以排水、采光、通风等实用功效于一体,四周都有屋面向着天井,称“四水归堂”,体现主人聚财的理念。

    南边古民居的建筑结构以砖木为主,前厅为穿斗式构架,后堂为抬梁式构架,梁与梁之间用驼峰或大斗支垫,极大地增加了房屋的稳定性。墙体用薄青砖石灰浆勾缝,屋面硬山顶式,小青瓦屋面,白色沟滴水。

    南边古民居的石雕、木雕、砖雕是最为光华的篇章。门台,窗棂,斗檐,梁柱,额枋,照壁,石鼓等,凡是能雕能刻的绝不留空白,凡是能彩绘的,无不浓墨重彩。如“老号”檐下正立面为仿牌楼式彩绘覆盖,其间上下绘有各种对称的几何图案,中间嵌有竞相开放的茶花,通檐彩绘历无数次经风霜雪雨的冲涮至今依然颜色清晰,线条流畅。

    国家文物部门在南边古民居中普查登记的“三雕”可移动文物达36件,有石质马槽,石鼓,镂空石雕,石质棋座,闺厕等,有木椅,木钵,木屏风,木踏板床等,还有烧制的砖雕,陶罐瓷器等,都是保存在民间的上乘佳品,有极高的科学、文化、历史价值。

    雕刻的内容多为花鸟鱼虫,松竹梅菊以及神话传说,如喜鹊闹梅,八仙过海,玉母祝寿,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祈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南边古民居是宜昌地区规模较大,历史久远,保存完好,特色鲜明的建筑群落。它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它必将成为中国古建筑中独具风韵的综合史书。

 

    难忘的抗战风云

    如果说南边古建筑群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那么1941-1944年在这里发生的抗日战争,又赋予南边村更多的传奇故事和精神遗产。

    1941年5月16日宜昌沦陷,中国军队退守长江南津关以后的山地,新建立的第六战区,承担着阻击日军继续西犯,收复宜昌失地和拱卫行都重庆的重任。

    南边村地处江北,是西北方向从旱路进川的必经之地,同时这里也是七里峡的开始,有着天然的防御“桥头堡”作用。

    第75军预4师师部就住在这里,一住就是2年多。官兵驻守在黄花,张家口,七里峡,雾渡河一带。预4师是独立师,承担着在小溪塔珠宝山,黄花一线设防。预4师多次浴血小溪塔,黄花,分乡,屡立战功。

    据当地老人讲,预4师师长傅正模、副师长王中柱就住在南边村枣子树岭一大户人家覃吉甫的天井屋里,与南边村结下了深厚的血肉情谊

    为提高国民素质,竭力开展了禁烟运动。当时,这里的富裕人家盛行吸食鸦片。有一次,大财主易南星的母亲送鸦片给傅正模的一位团长治病,被驻军发现。师部便以筹建学校为名,罚了易南星大洋5000元。于是驻军就将这些资金用来办起了战地学校,此后沦陷区大量难民子弟涌入南边。傅正模师长又在南边借用民房做教室,以预4师当时的番号“刚正”为名,创办了“刚正民众小学”。学校就设在古民居内。校长由师政治部主任郭德章兼任。后来师部调防于雾渡河,学校交由地方续办。改名宜昌县大峰乡中心小学南边分校。该校一直办到七十年代初,现南边村支部书记易春秀就在天井屋里读过书。

    为什么南边古民居有的房屋的外墙涂成了灰黑色?据王可维老人介绍,当时为了保护村寨,防止日军空袭,将白色的外墙改成了灰黑色。这也是南边古民居没有破坏的根本原因。

    南边是一片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土地。这里既是作战指挥中心,又是伤员救护中心。南边野战医院就设在养老坪(今金鱼坪),2000年修建宜巴高速公路时,发现了很多遗骸。

    现在野战医院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所废弃的学校。据史料记载,这所野战医院直接服务于第32军和75军。宜昌抗战4年时间,这里至少埋葬了3000具战士的遗骸,他们长眠在南边的养老坪山坡上。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1944年,为了纪念阵亡的将士,第32军141师在黄花场修建了烈士陵园,白崇禧题写挽联一幅:“一堆白骨千年颂,两地黄花万代香。”现在的烈士陵园已找不到任何痕迹。

    但是有一个好消息让我们欣慰,民政部门已立项,准备在南边建抗日纪念馆。

    现在的南边村,正利用独特的自然优势和古民居文化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村党支部书记易春秀拿出村全域规划图,一个现代化的新农村的壮丽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些规划正一步步地走向现实。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