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廉臣薛令之故里游

时间:2020-12-11   作者:陈耀光 录入:远山谷 文集:秋色也绚丽 浏览量:466 下载

  沿着小溪边,我们穿过一片蓊郁的樟树林,就进入廉村了。

  航拍图上的廉村,田畴阡陌山水映,屋宇连片树葱茏,是颗近乎被玉带般的溪水环绕的无比硕大的绿宝石,而眼前的廉村则是古宅、古井、古官道,古祠、古庙古城堡......有着十足的古韵味。沿溪徜徉于古城堡,一条长长的古城墙和两座石构拱顶墙门,尽显廉村当年的不凡气势。由墙门入城堡,走进村子,是一条有五、六米宽的古官道,它以三条纵向平行铺设的条石为骨架,条石间用细小的鹅卵石艺术地镶嵌着简单的花式图案,岁月把路面的石头打磨得光洁平滑。漫步古官道,一路有供奉着薛令之神像的明月祠,有薛令之故居遗址,有一口古井,当地人称“聪明泉”。有五进士厝、陈氏宗祠,在村支祠的正前方,有一面刻有“世德作求”四字的古朴“照墙”等景点。

  村子里还有许多青砖黛瓦,飞檐翘角的古宅。这里的一些民居和祠堂里,大厅正中都悬挂着牌匾,墙上挂着字画,有些已成了珍贵文物。朱熹在这里留下了“为善最乐,读书便佳”的墨宝;黄慎(扬州八怪之一)的弟子李灿也留下了春夏秋冬四景山水图屏。穿行在廉村的官道村巷里,参观游览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真有时光倒流之感,像是回到了明清年代,甚至是更古老的岁月。

  廉村位于福安溪潭镇,这里从前叫石矶津,改称现名,已是千年往事了。

  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薛令之进士及第,入仕为官,当了左补阙兼太子侍讲。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科举制度以来,闽地第一次有人中了进士。薛令之首登皇榜,“文破八闽之荒”。薛治学勤奋,在灵谷草堂日夜苦读。“家贫耽学人争笑”,因其家贫,村民笑他读书是“不务正业”,但他不忘自己的远大抱负,在《灵谷草堂》的诗中说:“君不见苏秦与韩信,独步谁知是英俊?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间各佩黄金印。”

  入仕为官后的薛令之恪尽职守、清正廉洁。对此,虽然史料上记载不多,但今天的我们透过其《自悼》诗和他托病辞官,回乡后生活清苦的状况,不难窥见他的高风亮节和为官的清廉。“朝旭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何以谋朝夕,何由保岁寒?”《自悼》诗道出了他俭朴生活的真实,也映衬了他廉洁为民的情怀。薛令之目睹李林甫擅权误国、民怨沸腾,他宁愿“苜蓿盘餐”,也不愿低头,不与腐败为伍。《自悼》诗题在东宫墙上,是对腐败的不满,但惹得唐玄宗不悦,复题诗曰“啄木嘴臣长,凤凰毛羽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曾经从善如流的皇上,已听不进规劝了。薛令之由此预感到这个王朝的衰败,不仅自己托病辞官,还要远在江西安福当县令的独生子也弃官回乡。

  按说父子二人辞官回乡,过个衣食无忧的生活该不是问题。但当了四十多年京官的薛令之囊无积蓄,两袖清风,辞官时徒步回乡,隐居灵谷草堂,过着穷研经书、抱瓮灌园的清苦日子。薛回乡后,唐玄宗感念其在朝多年为官清廉及对太子的不倦教诲,听说他生活窘迫,便下诏长溪县衙以岁赋按标准资助。唐朝一个70岁退休的四品以上高官,依规可享受在位一半的俸禄,每年可领取120石(合9600斤)稻米。但薛令之酌量领取,够吃就行,一点也不多要,其清廉由此可见一斑。至德元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后,思及师生情谊,欲召薛入朝,但薛已卒,去世时家徒四壁,没有财产,只给子孙后代留下“父言慈,子言孝,家声永振;书可读,田可耕,世业悠存”二十个字。李亨闻听及此,大概也不胜唏嘘,遂嘉叹其廉,“敕命其乡曰廉村,溪曰廉溪,岭为廉岭”。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敕封以“廉”字命名的村庄、山岭和溪流,当然是肃宗对薛令之廉洁为官的最高褒奖。

  薛令之是难得的“廉”官,其清正廉洁的品德,对后世的读书人影响深远,《幼学琼林》就有“桃李在公门,称人子弟之多。苜蓿长阑干,奉师饮食之薄”的名句,它使明、清两代的许多读书人从儿童启蒙时就接受“廉”文化教育。当然,薛令之的勤奋好学和清廉为官,更深刻地影响着他的后人和廉村、长溪的子弟。后唐年间,有陈姓人与薛姓人联姻后迁入廉村,也深受薛令之的影响。千百年来,廉村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令之后,廉村出了33名进士,仅北宋大观三年后百余年间,廉村就有17位进士,曾有过“一门五进士,父子兄弟俱登高第”的盛况,传为佳话。尤其难得的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子弟,个个以薛令之为榜样,清廉为官。宋末元初著名的文学家谢翱,捐献全部家产,在福安招募乡兵数百人投奔文天祥,后来隐居山林,清贫度日。明嘉靖年间福安韩阳人郭文周,出任广东巡按时严惩黑恶势力,卸任时两袖清风,行李萧条,士民拦道哭送。这里走出的清官廉吏比比皆是,他们把一股股“廉洁”的清风,吹进了官场。

  廉村立了一块大石头,上面刻了个硕大的“廉”字。

  “廉”,是廉村的立村之本,也是廉村廉溪源远流长不竭的精神源泉。在村子里参观,到处都能见到“廉”文化的元素,楹联、匾额、村规、家训和节庆,于潜移默化中给人以熏陶。明月祠里悬挂着“覆载资生”的匾额,既是对薛令之的赞颂,更是对来这里为祈求佑护功成名就求、日后为官者的告诫,“覆载资生”,就是为官一任,要好好“服务百姓”。冬至是廉村一个隆重的日子,祭祖宗、唱“廉戏”,连办三天,从廉村出去的子孙,许多人不远千里都要回来参加。新时代的廉村人,很重视对后人的思想教育,中、小学生都要上“廉德”教育课。“廉”,不仅刻在了廉村的石头上,更刻在了廉村人的心里。

  几十年前,我还是新兵蛋子时,就从一个福安籍的老兵那里,听说过宋朝时有福安人曾在我老家那边的一个县当过县令。这次我在廉村的支祠中,真看到了一块“吉水流芳”的牌匾,突如其来的发现,让我惊喜。原来这个福安人,就是廉村人陈昇,他在吉水县令任上,勤政廉政,深受百姓爱戴。他后来受秦桧迫害返乡,吉水的老百姓特意制作了这块金匾,从吉水千里迢迢送来廉村。站在这块来自吉水的千年牌匾前,我抬头注目,脑海里掠过包拯、海瑞、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等一长串的名字,心中加深了这样的执念:

为官,无论大小,也无论在哪里,都要清正廉洁,为百姓干实事,努力造福一方。

  勤政廉政的官,干实事、做好事、秉公办事的官,是群众心目中公平正义的化身,他们才是老百姓所需要、所爱戴的。江河不废,万古流芳,群众会记住那些为他们做过实事,造过福祉的清官的,历史和人民群众会永远记住他们。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