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内容
内容

回乡知青 第一章 回村3

时间:2017-06-21   作者:桑泉旭日 录入:桑泉旭日  浏览量:794 下载 入选文集

1974年元旦刚过,县革命委员会就下发了专门红头文件,号召全县各级革命委员会组织广大革命群众认真学习理解“两报一刊”元旦社论《元旦献词》。为了认真学习理解社论中关于今年是完成第四个五年计划关键性的一年。我们要抓紧有利时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要坚持毛主席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把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深入开展下去。这样,我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工农业增产的潜力很大,只要我们坚持抓革命,促生产,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关心群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因素,就一定能够使国民经济有更大的发展。我们要以各项工作的优异成绩来迎接四届人大的召开。”的精神,县革委会决定把1974年的春节过成为一个革命化的春节。为了贯彻落实县里的这个文件精神,林家窑村的大小队干部20多人熬眼打困地开了好几次会议,为的是专门研究制定村里落实县革委会文件精神的具体措施。经过几次的讨论争吵,最终在腊月二十七凌晨三点订下了几条:

一、从腊月二十八起,每天早上利用村里的广播喇叭反复宣传县革委会关于“过一个革命化春节”的文件,通过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号召全村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基干民兵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春节期间全部出工劳动,参加村里的水利农田基本建设。

三、春节期间在村里开展“破四旧,树新风”活动。春节期间,全村不上坟、不垒旺火,不拜神,不请客,不放爆竹,不搞迷信活动,更不能有牛鬼蛇神活动的出现。

四、组织青年团员和基干民兵在春节期间进行巡逻,坚决制止一切迷信活动。

五、正月初六进行春节慰问演出,由本村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在本村大戏台表演文艺节目。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过春节就是图个红火热闹,欢庆喜气。人们辛苦的一年了,利用过春节这个节日的机会放松放松自己,走亲戚会朋友沟通沟通。就是古代的人们也还有个放爆竹喜庆的风俗。宋代宰相王安石就有一首著名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没想到历史车轮进入了二十世纪反而连老古传下来的东西也不要了。就连过春节的这几天的时间也不让休息,甚至连个过年的氛围也没有了。所以,林家窑村的这个决定从一开始就遭到了全村人的抵制和反对,只是没有公开表示反对而已。

好在还让贴对联,能使家家户户感受到过年的氛围。这几天的人们都在忙着写对联的事。林家窑村共有前、中、后三条大街,起码有三分之一的人家在郑旭明家写对联。往年间每到腊月二十七八,旭明的妈妈就专门把西窑的灶上烧上火,滚上开水,旭明也是准备好毛笔和墨汁,迎接前来写对联的客人。郑旭明今年和往年相比是忙些,但是为大家写对联的事是绝对不能耽误。所以从腊月二十八起,他早七点起来先到村大队办公室的高音喇叭上念县里的文件,一个小时后回家准备写对联。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写对联的内容和以前相比是简单多了,一般的内容也就是毛主席诗词。尤其是今年更不能写那些纯文学之类的内容了。其实,我国写对联的历史也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到了今天也基本上有了一个固定的格式和内容。比如院子大门的对联就有: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三阳开泰运,五福自天来

发福生财地,堆金权玉门

日月恩广大,乾坤喜气通

七星高照运,九天跨福临

人和百事通,家和万事兴

库聚千斛金,仓储万石粮

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

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

百年天地回元气,一统山河际太平

  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

  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

  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

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

还有一些是固定的内容,比如

天地爷对联: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敬天地富贵,孝父母平安

灶神联:

东厨司命主,西偶灶君神

一家之主,灶君显灵

家用小磨上的对联是:白虎大吉

水井上的对联是:水如海涌。

另外还有诸如:台头见喜、出门通顺、旺气冲天、日行千里、金银满柜等,使人们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专用对联了。但是自从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这些对联就不见了,也没有人敢敢贴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特别有时代象征的对偶句子了.

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

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

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社会主义欣欣向荣

再有的就是毛主席的诗词了,如: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不大一会儿时间,就有人来写对联了。头一个来的是旭明本家的四爷爷,因为是老辈人来了,旭明妈妈专门过西窑和四爷爷打了声招呼,为老人倒了一杯开水,就又过那屋忙去了。

四爷爷把两张红纸递给旭明说:

“写上三副对联,还有横头。剩下的红纸我还要糊窗户用。”

“行。您先坐下等着,我给先裁好了纸再写。”

四爷爷七十出头的岁数,虽说头发成了花白了,脸上也满是皱纹,满嘴的牙也没有几个了,说话不是特别清楚,但老人除了腰看起来有些弯外,身板还是满硬朗的,是村子里数一数二的种庄稼做农活的行家,耕、种、锄、耧、割、打样样能行。家里三个儿子都在村里劳动,光景还算过得去。老人能走能窜,就自己单独过日子,在队里挣的工分也能养活自己,想吃什么自己动手做,也落得个自由自在。四爷爷是个特别胆小的人,坐得正,行得端,站得直,走得稳。奉行“祸从口出”的格言,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那种“发病的不吃,犯法的不做。”“低头怕头上树叶子打头,抬头怕脚下小石头跘倒”,平时也是谨言甚微,生怕被别人抓住话把子。是村子里数一数二的正经人。也可能是感觉到在大侄孙家里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也可能是认为郑旭明会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四大爷啃吃了一阵,轻手轻脚从窑后面走到炕前,把头伸到旭明跟前低声问道:

“明子”。四爷爷还是叫着郑旭明的小名。

“我听说你也入了村干部。你说这过年不让红火,是不是毛主席的指示?”声音小的旭明刚刚听见。

别看四爷爷是村里人,没什么文化,可这个问题还真把郑旭明这个高中毕业生问住了。郑旭明没有立即回答四大爷的问题,他装作在思考这对联写什么内容,可脑子里却在飞快地旋转,想找出一个既能说明问题,又能让四大爷满意的答案来。

“四爷爷,毛主席说过:凡是错误的思想,凡是毒草,凡是牛鬼蛇神,都应该进行批判,决不能让它们自由泛滥。这过年的习俗确实的封建迷信的内容。”

“可当年打日本的八路军还和老百姓一起过年的,又是放爆竹,又是垒旺火,我们还一块到打日本牺牲的烈士们的坟上烧了纸。他们说这不是封建的,是叫什么中华民族光荣传统。可到了现在咋就成了“四旧”了?”

正在这时,听得外面堂前门响了一声,又有人进来了。四爷爷立即直起身子,倒退着回到了后面。郑旭明也就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难题。一个心思地写起了对联。

四爷爷提出的问题,郑旭明一直没有给个答复,但让他手忙脚乱而且百思不得其解的却是阴历大年三十这一天。由于县里就“过一个革命化地春节”下了通知,公社也做了要求,村里更是进行了细化、量化落实到了人头。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一天是工作重点。赵虎一方面组织全村党团员上农田基本建设工地劳动,一方面抽出十多名思想进步,工作积极的民兵组成四个巡逻小组分片在全村巡逻检查,对违反村里规定的严查死堵。赵虎自己则带了两个人亲自卡在出村的铁道路口,不让村里人们出村上坟。整个除夕的一天,郑旭明带着两个民兵在自己分管的片上来回检查巡逻,重点是村里的地、富、反、坏、右分子和经常搞一些牛鬼蛇神及迷信活动的人。一是不让他们有所异动,二是不让村里的人们在院子里垒旺火。对于有个别非要垒旺火的人,旭明就好言相劝进行说服,直到他们同意为止。一整天的辛勤工作,旭明自己感觉还可以,可是到了午夜十二点,村子里点燃旺火的却还不少,远远望去,整个村里是一个红色的火海。同时还伴有“呯呯啪啪”的爆竹声。大多数人还在按照传统的习惯在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郑旭明爬上自己的窑顶一望,不光是林家窑村,就是四周边的村子里也是一片火海,看来县里的这个决定落实起来确实有困难。

郑旭明回到了家里,他是干部就应该自觉遵守村的规定,他们家属于少数没点燃旺火的人家之一。要在以往,这时全家人都在院子里点旺火,放爆竹,吃烤旺火馍馍。而今天的除夕夜却没什么做的,只好吹灯睡觉。躺在炕上,郑旭明怎么也睡不着,暗暗地回想着以往过年的情景。

传统意义上的过年(春节)是从腊月二十三送神(过小年)到来年的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最高潮。阴历腊月二十三称“送神”,这一天要在灶台旁墙上的灶神像前焚香上供,特别供一块“米包”,意思是粘住灶神的嘴,让他上天后,在玉皇大帝跟前不要说人间主人的坏话,晚上把像扔到灶堂里烧了,意思是让灶神上了天了。从这天起就进入了过年的准备冲刺阶段。开始准备年货。包括:香、纸、炮(爆竹)、春联、干菜、干果和制作各种过年食品,蒸花馍馍,磨豆腐,压粉条,烙黄儿,炸三道,烧肉、炸丸子、烙油旋儿,捞饭。同时家里要洗衣服被褥,刷墙打扫屋子,人们要洗澡,理发干干净净地过年。到了除夕这一天,上午女人们在准备丰富的接年饭,男人们要上坟烧纸祭祖,回来后贴春联,贴门神,挂灯笼;下午女人们在家里包接年饺子,男人们在院子里垒旺火。除夕的晚饭叫安神饭,一般是吃接年饺子。饭前要供奉家中的诸神。晚上十二点要燃旺火,放鞭炮“接神”。这天晚上讲究特别多,睡觉不准脱衣服,不能大声喧哗;逢九的和本命年的人要把红腰子,红裤带,红袜子,红内衣等让年纪大的老辈们在旺火跟前烤一下,然后再穿。要把旺火炭加在家里的灶堂里,叫做“添喜气旺气”。在接旺火前要烤旺火馍馍全家人分着吃,吃了全年不生病。回到家里,小辈们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拜年钱。有小孩子们的儿歌为证:

过大年,响大炮,

新糊窗花红火了。

大红对联满门柱,

旺火垒了一人高。

红糊灯笼檐前吊,

烧香敬纸添热闹。

爷爷戴个瓜壳帽,

奶奶头顶皱帕罩。

爸爸礼帽加长袍,

妈妈银绳脖上套。

哥哥围个长围巾,

姐姐穿件花棉袄。

剁肉馅,包饺饺,

豆芽菜,调粉条。

红烧丸子扒肉条,

饽饽点心炸油糕。

鸡子鲜菜用油炒,

糖酸馏鱼加红烧。

辞岁拜年连夜跑,

作辑跪拜少敬老。

人人见面问声好,

接神摆供都上庙。

敲锣打鼓迎喜神,

灯笼火把送瘟妖。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