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我的小人书情结

时间:2017-09-29   作者:桑泉旭日 录入:桑泉旭日  浏览量:710 下载 入选文集
    在各种智能化阅读器层出不穷的今天,给了我们五零后这一代人童年欢乐的小人书也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就是在个别私营书摊止或者旅游景点的小摊上,偶然摆上一两本,让人一眼就看出是盗版的。对于今天的孩子们来说,小人书可能就是历史,也可能是故事,但在我们童年的那个年代,看小人书可以说是人生最后的,也是最容易接受的启蒙课。
    几十年来,每当休息回家无事时,我就会盘腿坐在家里的书柜前聚精会神地看起自己收藏的小人书来。这个习惯每每都会引得老伴的嘲笑和讽刺,“都是当姥爷、爷爷的年纪了,还看小人书,也不怕别人笑话。”如果让别人看见了是肯定要笑话的,但是对我来说,对小人书却有着一种特殊的不了情结
   记的我第一次看的小人书,就是父亲一块钱买回来的四本小人书。半个世纪过去了,这四本书我仍然能记住书名和故事情节,也是这四本小人书对我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其中的一本是《纪昌学箭》,一本是《在烈火中永生》。《纪昌学箭》说的是古代有一个名叫纪昌的青年人在一个老师傅的引导下锲而不舍学习射箭的故事。它使我明白,要想做成功一件事,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也需要下很大的功夫,也需要有一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牺牲精神。《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许云峰、成岗等革命英雄烈士则是我一辈子都崇拜、敬仰和学习的楷模。
    虽然说在当时一本小人书的价钱并不贵,多则一、二毛钱,少则五、六分钱。但由于家里穷,能买得起书的人很少,大多数的人是在交换看书。今天和这个交换,明天和那个交换看,这样看的书就多了。尽管对一些小人书我们也不敢在公开的场合下看,但由于我们是孩子们,再说是在乡下农村,大人们管的也不是很严,这为我们看书提供了便利。就是在这些小人书中,我们学习到了当时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知道了当时在课堂上老师不敢教授的历史。从《三国演义》中我们不仅知道了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一个叫“三国”的阶段,还学到了诸如“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等含有中华传统文明内容的词语,也使我们的那些干枯的“大字报”里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文学的修饰。从《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中了解了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的艰苦卓越,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说来人们可能不相信。我上学的九年时间时,有四年就没有课本,我也从来没有上过一节历史课、一节地理课和生物这样的课程,我的历史自然、社会知识及文学知识,大都是这些小人书给的,因而也就有了许多难以忘记的情节。
    我第一次赶集是在1969年的阴历六月二十四,那年我13岁。村里刚买回来了一辆拖拉机,人们都坐上拖拉机去离我们村最近的县城山阴县岱岳镇赶集。我妈也给了我一块钱,让我去赶一次集,还特别嘱咐我说,到了城看看就行了,什么也不要买,就到饭店好好吃上一顿好饭。我进城后和大人们一起在街上转,当看见一个“新华书店”时,我就进去。当我从“新华书店”里出来时,手里多了三本小人书,而钱只剩下一毛了,什么也买不了了,只好买了六块糖当了一天的饭菜。虽然回到家里后让妈妈一顿好说,但这三本小人书让我和小伙伴们换来了很多没有看过的小人书。
    那时,我们没有收藏意识,过了多少年这些小人书都遗失了,这对我来说不能说不是个极大的遗憾。但我对这些小人书仍然是情有独钟。走进社会后,只要有机会我就买回来放在书柜里,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买回来的书也不是当时的版本了。即使是这样,在闲暇之时拿出来这些小人书再看看,在那个图画和文字的世界里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孩童时代。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一些出版社专门又重版了一些文革前出版的红色经典小人书。我的一个在石家庄的朋友专门送了一套,这个礼物让我激动了好多天。近年来,我的工作也稳定了,收入也多了,生活过的舒坦了,我就又想起收集小人书这件事。不管是在书店里,还是外出旅游,只要看见小人书我就买回来。只不过现在的书在质量上和以前相比差的太远了,而且有大部分是连本装订的。尽管是这样也能给我一种情感上的享受。功夫不负有心人,没用几年的时间,在我的书柜里已有了近200多本小人书了,有事没事时,坐在书柜前翻一翻,享受着儿时的幸福。我甚至在想到再过几年我老的不能动了,就在小区里摆个书摊,把我收藏的这些小人书拿出来,让小朋友们免费看,让他们也从小人书里学习到他们应该知道的知识,也使这些小人书有了用武之地了!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上一篇:你是我的土壤 下一篇:跑步1000米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