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别把资源给浪费了

时间:2018-11-05   作者:勤耕 录入:勤耕 文集:基础教育—勤耕杂文集 浏览量:618 下载 入选文集

  ——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为例浅谈课文插图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
  常听老师说语文难教,农村初中语文更难教。问其故,大多数人认为:一是农村初中学生大多数基础差,底子薄,见识少;二是父母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少年缺少家庭监督,根本就没把学习当作一回事;三是农村教学条件差,多媒体教学手段未普及,学校没有可供使用的教学挂图和相关教具等。事实果真是这样吗?我看并非完全如此。作为乡中心学校教研员,我也曾听了不少的语文课,总是看到一部分教师老是叫喊着无资源可用,却又往往把教科书上现成而又直观的教学资源——课文插图给忽视了,课内没有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乃至课前、课后也是只字未提。老师不重视,学生当然也就不会把它当作一回事了。宝贵资源就这样被白白地浪费掉了,多可惜啊。这难道不是一种损失吗?
  编者之所以要在课文中配上插图,其目的就是要让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加以恰当应用,并能通过这些可视的直观的图片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六组30篇课文,除第6课《雪》、13课《旅鼠之谜》、19课《春酒》、23课《马说》、26课《小石潭记》、29课《满井游记》6篇课文无插图外,其它的24篇课文共配有插图34幅,少的有1幅(如:第1课《藤野先生》、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第5课《再塑生命》等15篇课文),第2课《我的母亲》等8篇课文各有插图2幅,最多的一篇课文有3幅(如:第7课《雷电颂》)。
  另外,在本册要求背诵的10首课外古诗词中也有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各配有1幅插图。

  这些插图有的是课文人物的照片或画像,有的是课文情景或片段图,有的是课文人物手迹或珍贵的文物照片,有的是课文主题图,有的是作者在某一个时期的生活或工作照片,有的是课文所提及的实物图片或画家名作……有的是场景显现,有的则是诗画对应……总之,所选插图内容丰富,都与课文有紧密的联系,对师生阅读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通过它们我们可以很直观的透过语言文字的层面去领会编者意图,了解课文人物,感受课文内涵,品味语言文字精华和揭示文章主题……课文插图本身就是一种教学资源,不可多得。在多媒体尚未普及,教学条件还相对比较落后农村学校,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用好有限的教学资源,搞课堂,教教材是关键。为此,笔者建议广大同行把现成有限的教学资源科学合理地,恰到好处地应用起来——让插图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2012.08

 

作者简介:陈福光笔名勤耕,1966年11月出生,云南广南人,毕业于云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职于广南县篆角乡初级中学。系全国校园诗人,云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云南基础教育名师,中小学高级教师,百度认证高级教师,文山州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广南县优秀教师,广南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广南教育通讯员,篆角教育综合期刊《春笋》执行主编。曾在全国各类文学大赛中获奖54次,作品及小传载于《云南名师录》、《中国新世纪诗人诗选》、《中国校园作家大辞典》、《中国诗典》、《世界名人录》等多部辞书;享有“中国校园诗人”等50项荣誉称号。先后主编《篆角教育志》、《课改图片资料集》、《校本培训成果集》、《教师优秀论文集》、《中小学教师文论选编》、《篆角初中生作文选编》等60册共计500多万字的教育教学研究资料。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