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内容
内容

江城(五十五)

时间:2019-03-11   作者:桦林边缘 录入:桦林边缘  浏览量:346 下载
     现在,我们正在上国文课,与此同时,能非常清楚地听到城门间正传来各种不同的令人惶惶的枪声和炮声。  
     我(张耀辰)所在的学校在江城的北部。教我们国文课的是30多岁的李露玉,女老师。现在上的是第三堂课。时间大约是上午10点半多点。  
李老师给我们讲的是宋朝著名词人李清照的词:《声声慢》。  
乌黑的头发,披在她的后颈上,她还扎了一根白色的头绳。李老师温和,不随意对自己的学生叫喊,同学们都喜欢她。她和别的老师不同,那些老师总是心气急,讥讽呵斥调皮的学生。  
这时,课堂里非常的安静!李老师拿着国文课本从讲台边讲解课文,边从坐在教室里全身心静听的学生的课桌边的过道缓步走过。在书桌上摆着国文课本,在桌边规矩摆放一个文具盒,听着李老师动情的讲述。这篇课文描写了李清照晚年孤独,丈夫死去,自己没有儿女的凄凉无助的生活。  
李老师动情地边走,边读: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昨夜还寒的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的他,晚来风急。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我听着,尽管老师在讲解,可还是搞不明白;就往身边的同学看,他们都双手放在桌上,就连平时爱跟老师对嘴的李安乾、乔小钟也坐得规规矩矩的,看他们那个神色也是搞不懂,可他们还是挺起身子坐着。我明白,他两人是尊敬李老师的,毕竟他们和我都十五岁。  
李老师用自己同情的表情,还有对李清照不幸孤寂凄凉的境遇的理解,在传递给每个同学。她这时不是在讲课,而是把我们每一个学生带进了主人公在南宋的一个隐晦的傍晚,飘着风,一个人坐在窗边,看着时不时吹来的冷飕飕的秋风,看着空荡荡的房里,没有儿女,丈夫赵明诚早已死了,心里非常哀凉!一切美好的日子,还有和丈夫温存甜美往事又浮上心头。现在想起那已经逝去的幸福时光无不令李清照怀念。可惜,受到南宋年年战乱的影响,人民生活困苦,和自己的经历这一切都不存在了,剩下的是面对空房和直到死去的无奈时间了……  
我看到有些女同学,也免不了一脸的唏嘘不已感叹和擦眼泪。可是,我怎么能听明白理解李清照的境遇呢?也跟着大家同情了。  
     在李老师讲的正浓时,我听到了从我过去的教室窗子外,隐隐地有飞机声。然后,我还以为是别的相似的比如:车,和附近的工厂传来的某种相似的声音呢?我就没有想,还是把注意力放在老师讲的课文上。可是,这声音开始变得大些,渐渐地清晰了。对,这时,我认为是飞机的声音。一个月来,每天都能听见日本鬼子的飞机飞来,轰炸我们的城市。之后,带着有些粗重的嗡嗡的飞机的引擎声从窗子外面传来。从声音方向看,是从东南方向来的,那里是凯旋门(光华门)。  
“老师,有飞机!”有个女同学从坐位上忽地站起,惊愕地说,还把她的手放在嘴边,好像,再过会,就放在她脸上。她应该是听出来了,而更多的是恐慌想离开。  
“对。”一个女同学听了,也有些紧张坐在位子上,喊道。“日本人的飞机!”  
这一下,原先浸沉在李清照的词的情景中的同学们突然发出惊呼“啊一一”的一声,好像他们从好梦中惊醒回到现实中来,马上惊慌起来:有的女同学开始惊叫起来,双手放在胸前;有些尖叫着,像是被什么吓得开始脸色变白,一双眼睛惊恐不安地瞪着;有些双手抱着头,仿佛日本鬼子的炸弹落在她的面前不远,而两腿发软,吓得瘫坐在座位上;而男同学方面:有的惊慌地起身,脱离座位,从两边书桌中的过道赶快跑出教室。  
这时,教室里的叫喊声、尖叫声,惊慌失措的脸,晃动不知所措的同学,一下嘈杂混乱了!  
李老师讲不下去了。她立刻感到日本鬼子的飞机飞来了。  
于是她大喊:“别慌,同学们!别慌,我们去教务室旁的防空洞。快!”  
于是,恐慌不安的同学们从座位上站起来,连自己书桌里的书包和桌上的书都不顾,没命地赶紧往教室门口跑。这个突如其来的死亡危险,让我和我们的同学大感灾难临头!女同学几乎哭丧着脸,尖声惊叫。有的女生先是呆在座位上,魂不守舍,看见有同学跑离座位自己才跟着跑。男同学惊皇地迅速冲向教室门口,忙不迭失就跑。一个个害怕日本鬼子的飞机飞到,只要稍迟一点就会被炸死,一种赶紧脱离危险境况的迫切心理正占据着他们的心。这几天,都有日本飞机来轰炸,我们学校和四周的民房好像是日本鬼子的飞机专门轰炸的对象,好像更凶了。可当时,我只有十五岁,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明白,也想不了的学生,更是来不及和搞不懂的15岁少年,比如:为什么日本的飞机要炸我们?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想达到什么目的?(这些只有长大了,但都是在有幸从死人堆里逃脱当了国军战士后的我才明白。这些是后话了)。我就只知道跟着惊慌不安的同学往位于操场侧面一边的教学楼下的防空洞失魂落魄地跑。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