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内容
内容

【老沙河城拾遗】之二

时间:2014-12-30   作者:胡顺安 录入:胡顺安 文集:邢州故事 浏览量:196 下载 入选文集

   老沙河城的主街与重要古迹

   一九七五年之前,老沙河城的街道主要由两纵四横构成,这是老县城内的主体交通网络,外加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和几个大姓以及若干以姓氏群居而命名的民巷。建筑规划基本是南府北市。这就是四十年前老沙河城的整体概貌了。

   在老沙河城纵轴上有一条平坦大道通穿古城南北,这是城内的主街道,我们可以叫它主街或主道。1950年前,这条主街是北京南下时通过沙河县境内唯一的必经官道【后曾移至城东外紧邻城墙根。复置城内,后又城西外的西墙根下,最后是现在的107国道】。主街通长两千米,宽约八米。五十多年前,沿主街两侧从县府所在的西大街十字路口到北街扫帚街北边百米处,理发、布匹、染坊、油坊、小吃等各种门市店铺林立,十分繁华。店铺的房屋大多是砖木瓦房结构,临街一排通长的木板门面,俗称“板搭门”。沿街各式各样的房子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古韵十足。 

   上世纪初期,老沙河城里南北主街上远近闻名、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标志除了两个城门,分别还有南街和北街两个高大的方柱体石头牌坊,横跨街道东西,五米多高。两个牌坊的立柱和横梁均为长方形石条,六十至八十公分见方,大小基本相当,北街牌坊稍小。南街的牌坊位于南街稍北处路西的官井附近,上书“恩光十倍”大字,传说是为一个沙河县籍许庄村在南方为官的一位官员所立,可能建于清末。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因为一辆汽车撞落石条砸死人,拆除了主体,六十年代搞“四清”和“文革”运动时被基本清除。

    另一个牌坊建在北街扫帚街稍北五十米远,位于我祖宅大门前西南五米处,据传是明清为表彰沙河县胡姓先祖所敕建,俗称胡家牌坊。牌坊据说始建于明末清初,横梁浮刻皇帝题字,字底和柱体雕刻不同纹饰。旁边同时还立有旗杆礅和下马石等。传称胡家牌坊享受“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礼遇。在1938--1945年沙河县城社会变革,动荡不稳,这个牌坊和旗杆礅也随之拆除,但拆除得不彻底,现在八十岁以上的当地老人恍惚记得胡家祖宅和祖坟前的牌坊与旗杆礅的概貌及残留底座等。但因胡家牌坊建得最早、消失得最早,现今知道其历史和题字内容等详情的老人已经先后作古,这就成了我撰写此文时的最大遗憾。

    主街的东边约三百多米处是一条南北辅道,基本与主街并行,但不及主街长。辅道并非政府规划所建,而是当地人走出来的一条宽大土路。辅道南延一直到顶端和南街南部的第一条东西横街相连接,这条东西街古时叫花市街(也有称此糠市街,因为这里也卖糟糠),现在通往赵庄村。

  辅道中间靠北处的路西是早年的龙王庙正门,后来变作城关中学。城关中学坐北朝南,约十亩大小。穿过四米宽的校门,绕过屏墙,是一条青砖铺成的两米宽的甬道,两边并肩着三排教室。西边一个大院子和后排分别是校长和老师们办公食宿之处。西院的北边房子宽敞,原为庙中主持用所,后供校长主任使用。院子西南边有老师临时开垦的一片菜园,供老师们自给自足。

    校园西北角是被单独分割封闭起来向北面的扫帚街行走的小院,早时,南边搭建有两重东西走向的廊棚。东西有墙,南北通空,中有并排八根木柱支撑,俗称大卷棚,供庙会时香客们吃饭用。廊棚前两侧分蹲大石头狮子。第二重廊棚供奉“出驾龙王”,每逢天旱时候,人们鼓乐伴奏,抬出来“出驾龙王”到街里祈雨。再向北边拾级而上走过水池子上五多米的拱形小桥进入大殿,这是主殿,高四米,南北宽七米,东西长十六米。内有龙王塑像供香客敬香,后来拆除塑像和廊棚等,改作北街小学,我曾在此短暂求学。

  出了城关中学校门,是胡家巷道。南边是开放的大操场。上学时我们每天下学或课间师生在那里体育活动。甚至下学天黑了,也玩得流连忘返。

  古城中除了两条纵穿南北的主道和辅道,尚有四条比主辅道短得多的东西横向街道,我把它们叫作横街。南街北街各有两条横街。相互的两条横街之间南北间隔约300--400米的距离。

   南街村的两条横街位于该村南北两端,与主街十字交叉而一条线贯穿全村的整个东西。

   由南而北第一条横街,东半部旧称花市街,西半部叫糠市街。街道的东端,也即县城东南隅建有文庙,就是祭祀孔子的孔庙。

   文庙占地十二亩左右,坐北面南,主体结构分为三进出院落。南墙并无正门,只是在文庙南部的东西角落各开有分别向东西方向的两个角门。进去后,由南及北先见三圈门【因三个拱形门并列而名,中间稍大】,中圈门之上镶嵌着约七十公分见方的石头板,上面书写着正楷大字“文庙”,庄重大方。进去之后绕过影壁,是二殿,又称穿心殿,这里可能住着管理文庙的人员。穿心殿东边建有小庙,曰“文昌阁”,旨在督促书生认真读书,仕途进步。“文昌阁”旁植有两颗高大翠柏。再往前走地势渐高,拾阶而上,就到了一个青砖铺就、六七分地大小的平台,叫月台,是供全县官员秀才每年二月、八月祭孔的地方。据说每到祭孔时节,由沙河县长主席,和本县秀才绅士共同率领全县衙门职员、学校师生等在左右司仪【司仪必是秀才等县内文化人或德高望重者担当】的指挥下,乐队伴奏,按照一定程序从月台起始逐屋参拜列位贤哲,叩首、跪拜,作揖,口中唱着《礼记》之《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参拜礼毕,止乐,训话。月台两侧分别建有南北走向的长长廊房,内里分别供奉七十二贤人。月台正北,是正殿,俗称大殿,上方挂有鎏金大字“大成殿”的横匾。殿前两旁种植两颗参天茂盛的翠柏。这个大殿很宏伟,朱门、红墙、琉璃绿瓦倒扣顶部,高约七米,房顶四隅带有一米多的飞檐。正南方是大殿的正门,三个木质的大门为主体,中间稍大,宽约两米,高三米;正门两旁各有边门一个,宽一米八,与主门等高。正门和边门之间,以及南墙的大部分是木头格窗链接,前墙的东西两端距离地面两米处各有一个直径一米的圆孔不知何用。再上数层石阶,进入大殿正厅,环顾四周,空空如也,一片破败之中仍显示着一种曾经的辉煌,破败着但不失其庄重的风范。八十五岁的赵如峰老人讲述,据说这个大厅中民国之前曾供奉着巨大的孔子塑像,民国初期他小时候,塑像损坏严重,便换成五个高大的木头牌位。正中是孔子,稍微高大,正上方一块大木匾写有颜体大字“万世师表”,苍劲有力。两侧分别是孟子、曾子、颜回以及一个孔子的子嗣的牌位,均比孔子牌位略小。  

  现如今一切不复存在了;我用步子大概丈量了一下,内侧东西长二十余米,南北宽十二米。南、北墙沿近处、东西走向、并列竖立着两排十二根圆木立柱,粗壮高达,每个直径五十公分,朱漆油过,瓣瓣纷落。柱子下边垫有硕大的石墩子作柱基。站在大厅中央抬头上看,内顶是木质梁檩和椽子构筑的塔型三叠架,大厅顶部的北边和东西部已经破烂不堪,初冬的夕阳照射进来,大厅北墙根下的一些微枯的黄绿色植物给这个沧桑破落的大殿略带一丝生机。北墙是一门四窗。中间一门,宽2米,高2,7米,木质,东西两边各有宽1,5米,高2米的木格子窗户,顶部拱形。墙体九十公分厚,外部是青砖,里面上半部分是土坯垒砌,只有下部是1米多的青砖墙基。墙皮残败脱落的地方可以看出墙体中含有木柱。我在这空旷的大厅中转了几圈、端详着。回忆着当年我在沙河中学46班读书时班主任潘经纬老师带着我们在这里玩耍,讲故事;想象着南街赵禄峰老人讲述的1945年之前的祭孔,更遥想1945年时曾祖母带着子孙全家被赶到这里屈居避难的情形。我的思绪渐渐沉浸在一种默默无语的想象和回忆的历史长河中。

文庙的西边是不太宽的学道街。文庙东边是体育场。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文庙改作沙河中学。中学仍以文庙为主体,适当扩建。中学原来和文庙共用同门,后来为方便,约六十年代在东墙的中间开有宽敞的对开木门,面向辅道。

  中学四周围墙是约一人多高的青色砖墙,墙东边是垫修的大操场。校园内有几排青砖瓦房当做教室;另有西部的房舍是借用文庙的屋子做领导或老师们的办公场所。其余不少是零散分布和新建的房舍供师生食宿等。校园内有椿树、槐树、丁香木槿,石榴葡萄等。春夏季节,花木郁葱,芳香四溢;初秋时分,枝繁叶茂,树荫浓密,在树下或墙角间或长有一些杂色野花,非常养眼。在树下读书或漫步其间,十分惬意。 

  1953-1980年,沙河中学曾经是沙河县唯一知名的最高学府,三十年间为沙河培养了不少俊才栋梁。全县优秀学子竞相入读为荣,也有邻县学生前来求学。我两幸在此求学【中间曾一度褡裢中学】。当年46班班主任是潘经纬老师,校长是潘庆春先生{复读时,张玉海继任},数学老师是张志达张玉玲夫妇,外语老师是张界卿先生等,学识渊博,谦虚淳朴。1978年之前的沙河中学可谓人才济济,汇聚了早时从北京等全国各地下放至此教书改造的“右派”们,许多是文革之前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外语学院、郑州大学、西安交大等著名学府毕业的高材生,也不乏来自北京外贸部等某些重要部门被错划下放的青年骨干,诸如张界卿、肖连一、刘长涛、张志达、张玉玲、孔令玉等老先生们,以及后来的李自更、周和平等数十人,把沙河中学的教学质量搞得成绩斐然,名震遐迩,从而使沙河中学成为邢台地区有重大影响力的重点中学之一。

   沿主街朔上,路西的一个大院子曾做过公社屠宰站,叫作聋子和雨来的一对父子在此经营屠宰销售生意,我和母亲每次去买肉都恳求他们多给点肥肉,以

   回来猪熬油炒菜。紧邻的小巷中曾经有沙河县广播站,位于顶头一个小农家院子。广播站北行,近第二条横街,十字口南边路西是五十年代建设的百货公司,临街通长木排板大门,20米长,房檐之上用水泥浮写八个大字“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南街第二条横街是南、北街两村的分界线。转弯西行,俗称西大街,是老沙河城多年的政治经济中心。街道的南北分别设有历代衙门县府的各个机构等。路南是民国时候的完小【1--5年级的完全小学】后改作监狱【1960年代以后是县剧团住所】;路北的东边是县府【后作过城关公社治所,现是南街小学】。

   县府为南北纵深的五重大院,南北长,东西窄。门高三米,宽近三米。院内占地约十五亩。进门直走,中间是南北通直的走道,两侧分立东西走向的瓦房。院落北部是审案大堂,职员宿舍,东边是食堂等。最引人注目的是院内东侧高台有一座别具一格的两重拱门小庭院,里边分建东、西、北屋【上房】,我幼时曾去玩过。据说这里住了几任县长。我少时去里边玩时候,见的基本是砖瓦结构的新式房屋,土坯木柱式的旧瓦房已经很少见。

   毗邻县府的西侧是老沙河县的城隍庙,闻名遐迩。传说城隍庙就是供奉本县主管阴曹地府的官员的庙宇,与管理人间的县府相似,大小形状与县府设置基本类同。里边院子南北纵深,两侧的廊房也设有和县府相近的治所名称等。沙河县城隍庙分为前后两个殿。庙门对应的西大街南侧建有二层戏楼。从大门由南而入,绕过顶部镶着二龙戏珠的影壁墙,中间是六角亭,两侧阎君殿,继而穿过几排廊房,左鼓楼,右钟楼,才到大殿。此为主殿,五十平方左右,中央供奉“城王”,两旁分站衙役。城王相当于沙河县主管阴间的县长;传说老沙河城的早期“城王”是黄铜塑身,重约八百斤,上世纪六十年代“破四旧”的时候,政府号召民兵夜里将“城王”砸碎偷偷运出重新回炉化为黄铜块。出来西绕是后殿,正名“后静宫”。里边供奉着武阎君,即阎王,主管阴间生死薄。【据传沙河县城隍庙的建筑构造和布局在全国仅仅两座,另一个在南方,详址未查】

紧邻城隍庙西侧是奶奶庙,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拆除。

   主街和西大街交叉的西北角是县城食堂。食堂南北近三十米长,大厅东西的宽度差不多也得二十米。大厅南部是东西一排溜售饭窗口,主要给府衙公职人员就餐。里边经常饭菜飘香,小时候我每次路过总是闻到就垂涎三尺。偶尔,母亲会带着我进去买个炒肉解馋。写到这里,顿觉口中生津。

   继续北行,主街的东西两侧分别为1950年后的沙河县五金门市,副食品烟酒、布匹门市等。

   再北行百米路东是老沙河县城书店,东西纵长,占地一亩,前店后库,前几年我弟弟购得此处。

   往北不远就到了沙河银行门口,这里是北街的中段。由此往西边的一条半截横街,名陈家巷,是北街的第一条横街。严格地说,北街的横街都很难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横街。因为北街的横街都不是与主街十字交叉贯穿东西端,而是从主街两个错位的不同点分别向东西延伸的两个半截街,极像树干的异位上反向长出的树枝。我在此为了叙述方便也称之为横街吧。

   沿陈家巷街西行近三百米路北,东边建有“人民礼堂”,俗称“大礼堂”。这里是全县召开各种大会,文艺节目等的重要场所。大礼堂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连及院子占地五亩左右。礼堂主建筑坐北面南,高大宏伟,庞然大物般矗立在院子中央,南面正墙中间用水泥浮刻着大字“人民礼堂”。南北长近百米,东西宽七十米,蓝墙红瓦外表。登上七层台阶,礼堂南墙中有正门,略高,东西各有一个检票偏门。进入大厅,东西走向固定着若干排铁架木椅子,南北天池隔开,可容纳近千人。礼堂东西墙体各有两个侧门,方便观众进出。礼堂里边南高北低成阶梯状,南边部分设有阶梯,北边有舞台的前后台,前台中间木板,台基是水泥构建。舞台更衣室也设有东西两个小便门,分别供演员更衣和演员出入。礼堂房顶部设计为铁木垂吊结构的夹层,十二米高。我小时候常爬上那个夹层沿着里边的大方木横梁玩耍,长大后回忆起来那高度和危险性真有些吓人。县政府搬走后,大礼堂一直为所在地的城关公社和北街大队使用,曾做北街大队队部,算是县级文物吧,2011年被拆毁卖作村民宅基。

   大礼堂西侧六十年前曾是“佛爷殿”,又叫“西大寺”“和尚寺”。大小与文庙相当。大殿坐西面东,殿西南长着一颗几百年的松柏,据说为唐朝所植,树干很粗,五个成年人合抱不住,树冠扩散很大,形状奇特,似一凤凰欲飞,每年枯枝新芽。传说此树住过凤凰,后来飞向西南,给当地人带来福祉,曾有知名文人题字立碑埋于树下籍以纪念。大殿里边的佛爷是黄铜塑身,肥头大耳。旁有四大金刚,号称“四大金刚抬佛爷”。佛爷塑像下坐着一口深井,致使整个大厅甚是凉爽。所以早年每逢炎热夏季,人们纷纷相约到此纳凉。1953年这里扩建成县招待所,后搬迁,现在是北街小学。招待所对面是县文化馆。

   沿着主街再向北走,东边有一道街,叫扫帚街,据说因卖扫帚者多而得名,兼营铁具、锅盖等,此即北街的第二条横街。扫帚街是北街村的最低处,东头地域广阔,是雨季排水的好去处。扫帚街正中的北侧有一座外国人在1945年以前设立的耶稣教堂,曾被政府没收,近年因为某些原因又归还耶稣教徒做礼拜用。再里行,路南有龙王庙后门与普通百姓家门一样大小。龙王庙侧对面设县邮电局,县医院等。

另外南北街还有一些因姓氏群居,但不甚成规模的小街或巷子如赵家巷,程家巷,阎家巷、王家巷、张家巷,马家巷、裴家巷等二十余个,如今都被翻盖得面目全非,原住人家业已迁往四周。

    老沙河城内商贸集市主要集中在沙河县衙府所在的十字街向北到扫帚街附近,这一段一般十分繁华,热闹。一年原来曾有六个农贸庙会,分别为城中的城隍庙、龙王庙、火神庙、文庙等开设,后减至四个主庙会。即四月初一的城隍庙会;六月初一的龙王庙会;还有九月十八、腊月初一两个庙会,我不知是哪个庙的会,问过几个老人也言之模糊。

  每年大庙会都很大,以前方圆近百里的县村前来交易农产品,甚是热闹拥挤。

  现在的这一切都在改革开放中被一些鼠目寸光的官员给破坏得不伦不类,面目全非,甚至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发表评论

分享本站
  • 年度作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