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厚传奇(6)
节俭的晚年生活
据刘银栓给我们回忆说,晚年时期的刘子厚身体有些发福,在北京居住的他生活特别节俭。吃饭的时候,掉到桌子上的米粒也得吃了,菜是吃多少,做多少,不许剩,不许扔;打豆浆喝,豆渣也得叫家里人给炒炒吃了;吃白菜,除了在土里的那一节不能吃以外,剩下的一小节洗干净,切成丝,腌了,当咸菜吃。
刘子厚性格风趣幽默、开朗豁达,生活艰苦朴素、 尽力节俭为公、从来不对人发脾气、特别有原则性。
1984年,刘银栓去北京办事顺便到刘子厚处探望,其间,刘银栓想给在北京的老朋友打个电话。谁知刘子厚告诉他:你不能用我的电话打,我的电话是国家给我装的,你们不要用。他没有大声说“不行,你们不能使”声音特别温和,但是带有很大的震撼力。
还有一次,那是1985年,刘银栓又一次到北京刘子厚的家中看望,临走的那天,刘子厚抓住刘银栓的手不让走一直要谈任县的农业问题,一直聊到离上火车只有1小时,还不让走。离上车半个小时的时间,刘银栓抓起背包就往外走,这时刘子厚的司机出来要去送他,被刘子厚拦住了,说影响不好。最终司机瞒着刘子厚,以外出办事为由把刘银栓送到了火车站,到达北京火车站时,火车马上就要开了。
刘子厚最喜欢的两句话是‘君子持中道,左史登大凡’,由此可以看出刘子厚在工作、生活中的为人处事。他一生有两次婚姻,育有5个子女,但却从不用自己的职权为孩子们安排工作。大女儿刘永芬师范毕业后分配到基层工作,默默地工作了二十多年;二女儿刘力里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省棉花研究所工作;大儿子刘力进当兵转业当了工人;二儿子刘力军一直没有固定的工作;小儿子刘力农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当知青,恢复高考后,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
这位为了新中国的解放和建设废寝忘食的老革命者于
他走后,家乡人民没有忘记他,把刘家曾经建设成“刘子厚纪念室”,将他奋斗的一生用图片、用实物进行展览,并成为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刘子厚纪念室”里,记者看到了刘子厚同志生前用过的枕头和被子,上面都已经是补丁摞补丁,由此可以看出刘子厚生前的简朴的生活作风,在展览柜里,摆放着在抗战时期用他过的望远镜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列席全国人大会的各种证件。现在,任县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冀南暴动纪念馆筹备办公室,冀南暴动纪念馆有望在今年七月一日建党90周年前建成开展。
作者简介:我有点腼腆有点懒。
- 一个儿子五个妈妈的故事(第九章:徐曼丽的矛盾心里)
- 一个儿子五个妈妈的故事(第八章:韩露向郭晓辉倾情)
- 一个儿子五个妈妈的故事(第七章:郭晓辉欲望的膨胀)
- 撤退以后(三)周老爷派家丁去镇上
- 路漫漫第二章 企业承包
- 一个儿子五个妈妈的故事(第六章)
- 一个儿子五个妈妈的故事(第五章)
- 一个儿子五个妈妈的故事(第四章)
- 路漫漫 第一章 厂长
- 撤退以后(二)去刘老爹家
- 一个儿子五个妈妈的故事(第三章:闯入无人岛)
- 一个儿子五个妈妈的故事(第二章:小船上的婚礼)
- 一个儿子五个妈妈的故事(第一章:海上遇险)
- 雪映山河满江红(29)
- 艳照
- 战斗,战斗
- 上甘岭(三十九)
- 雪映山河满江红(28)
- 欧阳小雄(三十五)
- 欧阳小雄(三十四)

- 月度作品榜
- 年度作品榜
- 作品排行榜
- 浏览:3974 七律 节前老吟怀
- 浏览:2322 绝句 岁末感怀
- 浏览:1622 七律·五十岁生日感怀
- 浏览:1063 忆童年(打油诗)
- 浏览:1014 浪淘沙: 秋思
- 浏览:1009 穿越呼伦贝尔大草原
- 浏览:981 模糊不清,也弥足珍贵
- 浏览:974 土庙会 洋庙会
- 浏览:959 第五章:久别夫妻胜新婚
- 中国田园文学诗词社
- 泰德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白菜金融网
- 淋风轩书画摄影工作室
- 东莞市虎门鹏展线业加工厂
- 遵义万兴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爨苑文学社
- 邢台民间公益图书馆
- 永城扬帆文学社
- 深圳心连心文学群
- 青橄榄文学社
- 河南海华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 三友书社
- 河南经贸学院文学社
- 郑州业余文学社
- 星连文学社
- 贵州民族大学秋韵文学社
- 贵州民族大学黔风文学社
- 求是文学社 一片文学的天堂
- 邢台市常庆通讯公司
- 苏州市富亚微电子有限公司
- 厦门灵捷软件有限公司
- 石家庄川石科技有限公司
- 河北东联旅行有限公司
- 文心诗社
- 华韵文学社
- 新疆业余文学协会
- 宁夏业余文学协会
- 北京业余文学协会
- 华北文学联盟
- 邯郸业余文学协会
- 中国业余文学协会